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8长城学术研讨会
2018长城学术研讨会

2018长城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8
  • 召开地:呼和浩特
  • 出版时间: 2018-07-15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长城保护工作中心

会议文集:2018长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巴林左旗境内金界壕遗址东起与阿鲁科尔沁旗相交界的山坡上,全长81.7千米,大体呈东北-西南走向.巴林左旗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认真做好金界壕遗址的管理保护工作.
  • 摘要:宜君战国魏长城是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的新发现,近年来,在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县各部门通力配合,聚全县之力,达成全民保护长城的共识,并将保护长城与县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使全长城脚下的农民在长城保护与利用中得到了实惠,开创了保护工作的新局面.也使宜君县战国魏长城的保护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受到了国家文物局、中国长城学会、中国长城保护金基金会和陕西省文物局的高度肯定.
  • 摘要: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国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无疑是具有独特的地位的.长城,不仅体现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更是中华民族脊梁和不屈精魂的重要象征.如今,长城早已超越了传统意义上有形的边界,逐渐成长为当代中国的一种文化符号与形象表征,成长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华文化宝藏和历史丰碑.就此而言,进一步建构长城文化展示带,有利于增强中国的全球文化传播力,推动相关文化中心建设与发展,同时也有利于长城文化展示带与周边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的综合均衡发展.有基如此,本文选取近年来长城文化展示带的若干代表性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在大量调研和访谈基础上,利用文化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相关理论分析框架,对北京市怀柔区长城段及其周边历史、自然和民俗文化资源的分布情况进行重点梳理,力求准确把握长城文化的整体价值内涵,阐释与展示北京长城文化展示带的内生建构机理,并对北京市怀柔区参与建设和发展长城文化展示带的现存问题,加以综合性研判,进而提出整合长城文化战略资源,统筹协调制度、市场、技术等要素有机发展并逐步形成京北长城文化旅游新格局的相关政策建议.
  • 摘要:在编制《河北省明长城保护规划》过程中,以长城资源调查数据库为基础,通过与测绘部门协作获取最新的地理信息数据,应用现代测绘技术,对厚公布的保护区划进行研究,依据现有长城资源调查和认定工作成果,针对河北省明长城的文物本体本分布状况、价值和特色及遗存可能分布区等特点,适应新时代城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对已划定和公布的长城保护区划进行调整,保护明长城遗产环境的真实性、完整性及防调性.
  • 摘要:本文以“用户体验要素”理论作为工具,指出山西长城保护与利用的社会实践中需要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结合当前山西正在推进的“长城、太行、黄河”三大文旅板块战略实施,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 摘要:中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线性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近年来,国家和各地区在长城保护利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建立起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长城保护条例》为主体的长城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完成了全国范围内的长城实测调查,制订了《长城保护总体规划编制导则》,有效维护了长城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自然历史风貌.但是在长城保护管理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长城的保护级别不一、长城的保护规划不一、长城的保护标准单一等.在这样一种体制下,造成了全国各省市之间长城保护的水平不平衡,在某一地区合法的内容,到了另一地区就成了违法内容,保护管理现状令人担忧.因此,建议从国家层面构筑长城保护管理法律、法规和规划体系.比如:统一长城保护级别,附属文物实施分级保护;统一长城保护规划,规范长城周边的建设行为;根据保护目的和长城材质,制定和完善长城保护修缮标准;健全长城管理体制,完善长城法律体系等.通过这些措施,真正为我们的子孙后代保护、传承好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 摘要:“居庸关城-居庸关沟-居庸关防区”三个层次军事布防体系构筑了居庸关关隘“点-线-面”的军事防御性空间,关城、关沟与周边五路隘口共同形成多级节点、整体布防的防御体系.“八达岭-居庸关防区”保护规划依据《八达岭长城保护规划》《居庸关长城文物保护规划》等相关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以整个防区为研究对象,制定区域性保护规划,在保护范围划界技术、保护对象的价值评估、保护对象的层次性等方面有所创新,为保护规划的制定提供借鉴.
  • 摘要:长城是一项规模宏大的建设工程,在古代交通、通讯都较为落后的情况下,长城的修筑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工程管理体制,对施工管理、材料供应、施工方法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发明创造.本文即以文献记载为依据,参考考古新发现的资料,对青海明长城修筑的工程管理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指出青海明代长城修筑管理与一般官办工程相似,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官办工程,无论在项目提出、勘察设计、管理模式上均与一般的官办工程及九边长城的修筑形成一定的差异,并分析了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对了解古人的管理思想和现代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也极具借鉴意义.
  • 摘要:长城是人类创造性智慧的杰作,嘉峪关长城作为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保存最完好的长城关隘,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本文通过对嘉峪关关城墙体的残存现状进行现场调研,并对墙体发生破坏的成因机制进行分析,初步掌握了嘉峪关关城墙体的残存现状及成因,提出了沿用传统材料、保留基本做法、增强土体夯筑强度、提高结构自身抗渗性能、对局部残损严重的部位重点加固等科学合理的保护加固措施.
  • 摘要:长城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大的不可移动文物.由于长城年代久远,分布地域广,长城风险造成的因素各种各样,有自然破坏因素和人为破坏因素.当前长城保护、管理方面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违法破坏现象严重、群众保护意识淡薄、基础工作薄弱、巡查监测手段单一.遥感是大范围地表地物变化监测的有效手段,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快速、全面、立体地获取大范围的影像资料,监测信息全面、范围广、信息获取现势性强、准确、高效;不受地形环境限制,可以自动快速获取遗产区的空间遥感信息;全面准确获取世界文化遗产地多时序变化监测信息,实现连续、动态监测.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遥感影像趋于更多光谱信息、更高分辨率的特点,将会更详尽地记录地物特征信息,从而为长城保护政策等工作提供重要依据.随着遥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遥感技术也在朝向有利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方向发展,为了提高外业巡查的质量和效率,采用集成3S技术的无人机遥感技术和移动app遥感技术等移动端外业核查系统辅助外业核查,并对涉水、困难或者危险区域采用无人机核查拍照.本文基于遥感技术,对嘉峪关市长城监测区进行监测,并提出了充分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及移动APP遥感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的长城资源保护管理信息系统在长城监测中的应用.
  • 摘要:洪水侵蚀是金界壕遗址(黑龙江段)产生水冲沟的主要因素.在雨季短时间强降雨会形成山洪,山洪从山上流下,由于金界壕遗址主墙体在遗址区排水系统中实际上起到一个土石坝性质的挡水墙作用,山洪遇到遗址时会发生两种情况:一是沿着遗址向地势低洼处流走,形成了纵向冲沟,纵向冲沟一般较长,对金界壕的危害要较大;二是在局部低洼处,山洪直接穿透遗址城墙,而形成横向冲沟,横向冲中沟宽度一般较大,对金界壕遗址的危害较纵向冲沟要小.纵向冲沟和横向冲沟往往沿着遗址墙体发育,冲沟垂直下切,并且深度一般较大,容易导致遗址墙基坍塌,墙体失稳,对遗址墙体的整体安全性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金界壕遗址得到有效保护,以龙江县段两处水)中沟造成的典型病害为例,通过对当地区域地形地貌、区域地质构造及地层情况、区域水文、抗震设计参数、标准冻深、遗址区文物遗存现状、遗址建造工艺、建造材料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制定遗址纵向冲沟夯土回填、横穿主墙体冲沟防冲刷挡墙防护、横穿主墙体冲沟底部防冲刷治理、主墙体上游侧面设置截水沟等治理措施,以提高遗址的抗洪涝灾害能力,减缓遗址的破坏速度,从而解决遗址本体现存的安全问题,使自然因素对金界壕遗址的破坏最小化.
  • 摘要:中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众多,其中长城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长城濒临着各式各样的自然威胁和人为扰动危害,保护工作刻不容缓.长城的勘察测绘是长城保护的前提,也是长城保护方案设计、保护工程实施的基础,更是长城保存现状评估、病害程度评价的主要依据.长城的勘察测绘工作主要包括地形测绘、文字记录、现场拍摄照片、立面照片拼接转CAD矢量图形等步骤组成,复杂的人为操作和过多的程序步骤使得勘察测绘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度不高.相比于这些传统测绘手段和方法,应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可降低人为操作对勘察测绘中的干预,大大提高了勘察测绘的准确性和效率.本文以商都县十二顷地金界壕为对象,介绍了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在长城勘察测绘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和成果展示,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与RTK地面布控相结合的方式,生成遗址区域的三维实景模型,建立遗址区域带有经纬格网的高分辨率正射影像图、DEM高程模型图、等值线图、遗址载体断面高分辨率图等勘察测绘图件,为长城保护勘察测绘提供一种高效、便捷的方法,同时也为下一步本段金界壕遗址抢险加固保护方案设计和保护区划的决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 摘要:长城是中国最重要也是保存最多的不可移动文化遗产之一,但因长期受到自然环境及人为活动的影响,呈现出了不同程度的病害特征,急需针对性的研究及保护加固措施.而现场调查和前期的试验分析是了解遗址土体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科学的保护加固措施设计的基础.本文以内蒙古凉城县明长城次边烽火台为例,经过实地勘察烽火台遗址本体,明晰了烽火台遗址本体的现存形制以及制作工艺——夯土夯制而成,同时通过调查和统计得到了该长城本体的病害类型复杂,保存现状较差,证明烽火台遗址的主要病害为片状剥蚀、掏蚀、裂隙发育、冲沟、人为破坏等;另外现场采集长城坍塌的夯土样品,进行室内土体工程特性试验,试验内容包括遗址土体的含水率、密度、颗粒分析以及力学强度等,试验结果表明明长城次边烽火台土体结构较为疏松,含水率较大,但不同烽火台大部分土体为级配不良土体,抵抗外营力破坏能力较弱.土体含粉粒较多,可塑性较差,为低塑性土,同时不同烽火台土体力学强度离散度较大,这也是该烽火台遗址保存较差的内部原因.最后,本文在现场调查与试验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坯砌补、裂隙注浆、危土体锚固等加固措施,旨在为系统科学保护凉城县烽火台及类似夯土结构长城遗址提供参考.
  • 摘要:战国以来,随着北方地区农耕与游牧两种经济形态的日益分野,中原农耕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对立亦愈显加剧.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中原农耕王朝采取的军事防御形态,可归结为修筑长城、设置军镇和采取羁縻策略等三种主要方式.
  • 摘要:齐长城——沂山椁根腿东岭段全长5137米,是齐长城主线、支线的交汇点,也是整个齐长城上的重要节点.本段齐长城墙体主要破坏因素分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其中自然因素起作用主要与墙体构成有很大关系,因为墙石表土芯的建筑特征使其内部处于不断的消蚀状态,在自然侵蚀下发生着细微乃至巨大的变化,裂缝、沉降、鼓胀、剥蚀等问题不断扩大.本文就是对以上破坏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找出合理的保护方式.
  •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发展强大起来的楚国,修建了中国最早的长城——楚长城.楚长城庞大的军事防御体系发挥了震慑、防御众诸侯国外侵的重要作用,保障了楚国内部的安定与发展.楚长城既是特殊时期军事战争的标志,也是传统历史文化和平的象征.
  • 摘要:豫北长城主体处于太行山余脉之中,走向大致为东南-西北向.通过两次对长城的实地考察及对文献的研究,对长城的线路、构筑及相关设施建筑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本文认为坐落在豫北太行山余脉上的战国古长城,为战国魏长城,由魏惠王于公元前358年、公元前352年派将军龙贾为了“备秦”而修筑的军事防御设施——长城的其中一段.
  • 摘要:赵北长城是赵国北部的长城,与修建于赵国南部的赵南长城相区别.修建于战国晚期.根据《史记》记载,赵北长城西起高阙,东到代.但对高阙和代两个地方的具体位置,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参加了张家口早期长城资源调查,并于2014-2015年对新发现的尚义县早期长城做了调查.本文以实地调查为基础,结合历史地理、考古学文化等方面的材料,提出了赵北长城的东部端点在尚义县、万全县交界的鱼儿山的观点.
  • 摘要:本文依据史料记载,结合历年考古调查资料,全面介绍了河北北部张家口、承德境内的战国赵北长城、燕北长城及秦始皇长城遗存,并从沿革、地理形态、分布、典型遗迹遗物等方面着手,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和研究;对赵、燕、秦长城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论证,纠正了秦始皇长城是自西向东连续不断的传统说法.
  • 摘要:战国秦汉时期,随着铁器和牛耕的逐渐普及,农业生产力有了革命性提高,中原农耕民族借助君主集权国家的力量整合,开始向北方地区大规模开拓;与此同时,北方草原地区游牧生产方式逐步成熟,形成了以匈奴为代表的游牧帝国.阴山地区作为农牧交错带和民族聚集带,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成为这一时期双方争夺的焦点地区.中原政权依靠较为先进的生产力和整体的力量,在争夺中占据了优势,并通过军事推进、郡县设置、城镇建设、交通建设、农业开发等综合方式,将农耕生产方式稳步推进到阴山地区.在双方反复争夺、激烈较量过程中,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阴山地区碰撞交融,相互学习,为以后中原政权与北方民族关系的处理奠定了多样化、可借鉴的模式.
  • 摘要:在山西省岢岚县大庙沟村长城沿线发现的一方石刻,记录了隋开皇十九年(599年)修筑长城的事实.这方石刻,记录了修筑长城的时间、民夫来源和人数以及修筑长城长度等信息,不仅为探讨当时长城修筑的工程量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同时也填补了开皇末年长城修筑的空白,从而说明有隋一代,长城的修筑是一项长久的工程.此外,这方石刻表明元氏县曾为栾州属县,康熙、光绪《岢岚州志》和今本《岢岚县志》记载的“隋开皇元年(581年)赞皇县丁夫筑”石刻中的“元年”当为“十九年”之误.
  • 摘要:在蒙古高原东北部有一条横跨中国、俄罗斯、蒙古三国的界壕遗址,全长约780公里.这道界壕不见于历史文献明确记载,因此在很长时间不为世人所知.自19世纪中叶发现至今,对岭北金界壕的年代、目的等问题一直争论不休,迄今未有定论.为此,笔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根据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并结合谷歌地球,对这道界壕的位置、走向、结构特征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一些粗浅的意见.
  • 摘要:以金、明两朝长城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女真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所筑长城在空间规划及防御体系建造方面的差异性,并探究地理环境、作战方式、军事战争、军旗技术方面的影响因素.研究对于深入认识金、明长城在长城发展史中的重要作用与差异性具有重要意义,并为两朝长城遗址的保护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 摘要:由于长城地带特殊的气候、降水和地貌环境,中国古代农业民族和游牧民族在此汇聚,农业生产区和游牧经济区也在此集中体现.在中国历史上气候相对寒冷的时期,长城地带农牧双方发生战争的次数明显较多.就明代而言,气候的干冷变化总伴随着长城以北游牧民族的频繁犯边和长城的大规模建造,这种对应关系的产生受到长城地带独特自然环境和农牧经济特性的影响.
  • 摘要:2018年3月,大同古城内发现大量模印文字的古城砖,字文内容丰富,是研究明代大同古城历史极珍贵的实物资料.文章以所掌握的洪武四年,五年,六年各年城砖数据统计,以砖文内容释读的方式,对大同明代古城筑造时间和大同地区卫所分析论述.
  • 摘要:长城研究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既要重视文献史料,又离不开实地调查.以明代长城研究为例,对长城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将有助于推进这一问题的研究走向深入.明朝为防御蒙古南下,在北部边疆构筑九边军镇长城防御体系.作为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农耕民族接触、交流和融合极为频繁的晋蒙冀交界地区,最终形成宣府、大同和山西三个军镇.目前关于宣大山西三镇长城的研究总体比较薄弱,应从明代早期长城防御体系、明代中后期修建的城堡、长城沿线的民间信仰等角度入手开展研究.这种微观细部考证研究,将有助于全面认识明代长城防御体系.
  • 摘要:本文以实地调查资料为线索,结合文献记载,简述了乐都县境内明代长城的概貌、构筑形式和墙体设施,考证了乐都县明代长城的修筑时间,填补了乐都县境内没有长城的空白,纠正了《西宁志》中关于乐都县明代长城修筑时间的谬误,对了解青海省明代长城的分布、构筑时间等提供了新的资料.
  • 摘要:“万里长城”原本是指秦始皇修建的长城,在后代逐渐引申出各种含义,有象征国防栋梁人才的,有象征国防军队的,有象征国防工程的,还有一很种负面的象征是劳民伤财的庞大工程.但具体所指却一直明确是秦始皇时代修筑的长城.到近代,又衍生出象征国家民族精神的含义,同时摒弃了负面的象征含义,但具体所指却逐渐扩大至所有的长城.
  • 摘要: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与国信司南(北京)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长城漫步”(长城监测巡检系统)基于长城保护工作实际,面向专业管理队伍、长城保护员与社会公众使用.通过对迁西县榆木岭长城进行为期两年的实验性数据采集,对榆木岭长城各点段破坏风险因素和风险程度进行了分析评估,认为该段长城破坏风险影响因素多元,其中人为因素是主要因素.同时基于监测结果,确定了榆木岭长城段下一阶段的监测重点.榆木岭长城监测实践证明“长城漫步”系统具有有效的监测预警效果,是长城日常巡查工作的重要辅助手段,为长城监测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监测实践同时反映了长城保护工作存在诸如基础工作薄弱、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建议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加强对长城资源调查成果推广和长城保护员培训.
  • 摘要:长城有2000余年的修建史,作为文物得到认知有百年历史,纳入文物保护体系已有60多年历史.在新中国成立后,长城保护维修工作逐步开展,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特点.本文对长城保护维修工作历史进行回顾,试图厘清长城保护实践的历程,希冀为今后更好地开展长城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 摘要:辽宁是长城资源十分丰富的省区之一,历史上,燕、秦、汉、北齐、辽、明均在辽宁境内修筑过长城,尽管长短不一,规模不同,证明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政权经营辽宁及东北地区的事实.我省历史上也曾经做过各时期长城调查,但是所形成的材料不系统、不全面.2017年,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辽宁对各个时期的长城资源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基本摸清了辽宁长城资源家底,为下一步长城保护、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辽宁长城始筑于燕,秦沿袭,并有不同程度的修缮和补充.汉代长城大多以烽燧为主,沿线设置城堡.北齐、辽长城规模均很小,而且已基本消失.明长城是辽宁长城的主体,尤其是在辽西丘陵地区,目前还分布有大段的长城墙体、敌台、烽火台、关堡及相关遗存.本文在长城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对辽宁境内的长城资源进行了全面梳理,包括其修筑背景、修筑年代、主要特点及修筑意义等.
  • 摘要:黑龙江省现保存有唐代渤海国长城——牡丹江边墙、金长城——金界壕遗址(黑龙江段)两处长城.金长城分布在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龙江县、甘南县;唐代渤海国长城分布在牡丹江市、宁安市,两处长城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或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黑龙江重要的文化遗产,与明长城具有同样的地位和作用.
  • 摘要:依据中国古代信史记载,公元前656年楚长城就已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是中国最早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一条长城.2008年10月以来,对楚长城做了持续性的调查、发掘等深入研究工作.依据调查情况看,目前经过确认的楚长城主要分布在中国中东部,河南省西南部的南阳盆地北部边缘和东部边缘上,长370余千米.依据对楚长城遗址的发掘情况看,楚长城人工建筑,特别是人工修筑的墙体时代明确,结构清楚,建造有序,筑法考究.楚长城遗址里出土的遗物少量时代可以达到中国古代的春秋中期;大部分集中在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部分处于战国中期.关于楚长城遗址的保护,不能只关注长城本体的保护,还要加强对楚长城周边独特的环境、风貌及采石场等的保护.
  • 摘要:互助县境内明长城遗址是中国明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山险、壕堑、墙体、敌台、关堡和烽燧等形式构成.遗址在长期的自然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遗址发育有裂隙、基础掏蚀凹进、表面板结剥落、冲沟发育和生物病害等类型病害,对遗址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研究基于对遗址赋存环境和突出病害的归纳分类、成因与危害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保护对策,为互助境内明长城遗址保护提供重要的参考.
  • 摘要:西部地区长城资源丰富,体量庞大,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属于欠发达地区,本区域长城存在保护管理上的“天然劣势”和后天不足.本文拟通过分析西部地区长城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就如何确保这一区域长城的安全、有效防范人为破坏提出若干建议.
  • 摘要: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象征,在对长城本体进行保护的同时,将长城文化与旅游发展相结合,依托长城历史文化,来传承民族精神.巴彦淖尔市长城地带,是“原生型”的中原农业区与“次生型”的北方游牧区的经济文化交冲地带,草原文化、游牧文化、农耕文化、移民文化在这里相互冲击碰撞,在互动中相互融合,形成了丰富的独具特色的巴彦淖尔长城文化.将巴彦淖尔长城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是对巴彦淖尔长城进行保护和发展的一条良好的路径.
  • 摘要:本文分别叙述了鄂尔多斯市历代长城的概况、往年研究保护情况和当前现状,总结了近年来的长城保护工作情况,最后提出了长城保护、管理、展示和利用的相关建议.
  • 摘要:近年来锡林郭勒盟文物部门巡查、调查了大部分长城段落.本文结合盟、旗县的长城保护工作,总结了一段时间内长城保护工作的情况、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并发现通过完善基础性保护和宣传工作,长城保护到了一个新的时期,文章对今后的长城工作提出了思考和建议,通过不断的实践以期分析总结锡林郭勒盟一段时期内长城保护工作的有效方法.
  • 摘要:2009年9月中旬到2010年6月,内蒙古通辽市长城调查队对奈曼、库伦旗境内长城开展了科学、系统的长城资源调查工作.调查对象包括界壕本体、附属设施和相关遗存等.过去好多人认为奈曼、库伦旗长城是燕长城.经长城调查结果和参考文献资料,内蒙古长城项目办认定库伦旗、奈曼旗长城为秦代始筑,西汉沿用,东汉废弃.通辽市境内的秦汉长城只有奈曼、库伦旗两段.
  • 摘要: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的伊金霍洛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物资源丰富,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长眠之地,蒙元文化传承的集中地,留下了丰富多彩而又独具特色的历史遗迹.这里有着距今四千年的朱开沟文化遗址和雄伟壮观的战国秦长城遗址.伊金霍洛旗战国秦长城作为鄂尔多斯市乃至全国战国秦长城的精华部分,也是保存最好、最为古老、最具观赏价值的长城段落.现已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沧桑,然而长年的风雨侵蚀,导致长城墙体风化脱落、水土流失严重;再加之该段长城处于矿区煤炭开发区,人们开矿、挖煤等因素,长城本体的安全存在极大的隐患.本论文围绕伊金霍洛旗秦昭襄王长城的概况、历史背景、价值、保护、利用等五个方面展开论述,提出了一些有效保护伊金霍洛旗战国秦长城的措施和更好地保护利用战国秦长城的新思路,期望战国秦长城能得到各级政府和专家们的大力关注,并得到科学保护和有效利用,让历经两千年风雨沧桑的伊金霍洛旗战国秦长城历久弥新,继续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雄伟英姿在鄂尔多斯草原吸引来自世界的目光.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只有保护好、利用好伊金霍洛旗的历史遗址,才能使之得以永久保存,并充分发挥其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继续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同时,本论文也阐明了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利用与伊金霍洛旗的城市文化形象建设之间的关系.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