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辽宁省普通公路抗水毁能力评价及防治措施研究
【6h】

辽宁省普通公路抗水毁能力评价及防治措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抗水毁能力评价方面

1.2.2 水毁防治措施方面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综合评价方法的概述

2.1 综合评价的定义

2.2 综合评价法特点

2.3 构成综合评价的主要要素

2.4 综合评价的方法

2.5 本文评价方法的选择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辽宁省普通公路水毁类型的划分及成因机理分析

3.1 辽宁省普通公路水毁现状调研及分析

3.1.1 概述

3.1.2 地质地貌和气候特点

3.1.3 抚顺地区水毁现状调研

3.2 公路水毁形态及特征

3.2.1 沿河公路路基水毁形态及特征描述

3.2.2 桥梁水毁形态及特征描述

3.2.3 涵洞水毁形态及特征描述

3.3 公路水毁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特点

3.4 公路水毁类型划分及各自成因机理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公路抗水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指标权重确定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1.1 评价指标建立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2 层次分析法概述

4.2.1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4.2.2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和方法

4.3 辽宁省普通公路抗水毁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确定实例分析

4.3.1 路基抗水毁能力指标权重的确定

4.3.2 桥梁抗水毁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3.3 涵洞抗水毁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公路抗水毁能力的多级模糊评价

5.1 模糊数学的基础知识

5.1.1 模糊数学与模糊集合

5.1.2 隶属函数和隶属度

5.2 模糊综合评价的原理

5.3 公路抗水毁能力的多级模糊评价

5.3.1 确定评价因素集及权重集

5.3.2 确定评语集

5.3.3 隶属函数的确定

5.3.4 多级模糊评价模型

5.4 辽宁省普通公路抗水毁能力评价实例

5.4.1 上徐线公路抗水毁能力综合评价

5.4.2 驿王线王家河附近路基抗水毁能力评价

5.4.3 东南公路木奇桥抗水毁能力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辽宁省公路水毁防治措施及示范路段效果评价

6.1 公路的水毁防治措旅

6.1.1 路基水毁防治措施及适用条件

6.1.2 桥梁水毁防治措施及适用条件

6.1.3 涵洞水毁防治措施及适用条件

6.2 公路水毁非工程防治措施

6.3 辽宁省公路水毁防治措旌应用实例

6.3.1 上徐线示范路段综合防护

6.3.2 沈通线路基混凝土挡墙加弧形石笼护脚防护

6.3.3 驿王线路基三种形式防护

6.3.4 东南公路木奇桥绕桥墩变截面石笼防护

6.4 依托工程示范路段抗水毁能力评价

6.4.1 上徐线示范路段评价

6.4.2 驿王线示范路段评价

6.4.3 东南公路示范路段评价

6.5 评价结果对水毁防治对策的指导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结论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迅猛发展,普通公路水毁频繁发生,给经济建设带来了巨大损失。若要积极、有效地防治此类水毁发生,既要改善沿河公路的防护设施,更要注重水毁的预测和评价的研究范畴,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其抗水毁能力方面的不足,以便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但针对普通公路抗水毁能力评价及水毁防治措施研究在我省仍为空白。
   论文针对辽宁省普通公路展开抗水毁能力评价及防治措施研究,总体包括以下五部分内容:
   1、在研究综合评价理论及方法的基础上,确定应用模糊评价法对公路抗水毁能力进行评价。
   2、结合辽宁省东部山区气候水文、地质地貌条件,对公路水毁类型及水毁原因机理进行研究。
   3、根据水毁机理确定导致水毁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从路基、桥梁、涵洞三方面考虑,构建抗水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
   4、通过现场广泛调研和专家咨询的技术手段,制定公路路基、桥涵水毁因素集、相关因素不同评分等级的依据标准及隶属函数,以此为基础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我省普通公路的抗水毁能力评价模型,并对依托工程典型水毁路段抗水毁工程实施前进行评价。
   5、提出一些适合我省气候、水文特点的水毁防治措施,并根据已建立的评价模型对示范路段抗水毁工程实施后进行效果评价。
   通过应用本文所提出的评价体系分别对示范路段的公路路基、桥梁、涵洞进行水毁防护工程实施前和实施后的抗水毁能力评价,一方面验证所建立的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和工程适用性,另一方面验证所采用的水毁防治措施的有效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