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比伐芦定对出血高危ACS患者安全性和炎症因子影响的观察
【6h】

比伐芦定对出血高危ACS患者安全性和炎症因子影响的观察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本试验对比观察,高危出血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比伐芦定的安全性,并同时测定IL-6、TNF-α和hs-CRP的水平,探讨比伐芦定对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本临床试验为配对研究,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3月,辽宁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收住的70例行PCI的出血高危ACS患者,配对分成两组。(1)比伐芦定组:介入术前按照0.75毫克/公斤的负荷剂量静注予以比伐芦定,随后继续按照1.75毫克/公斤·小时速率静点操作至术后结束(静脉点滴维持>30分钟,不大于4小时)。(2)肝素组:介入术前给予肝素100单位/公斤注射,后按ACT调整用量。是否给以替罗非班,由医师决定。安全性观察:介入术后30天内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心性死亡、再梗、靶血管血运重建和缺血性卒中)和出血事件。出血事件评判依照出血学术研究联合会(BARC)的评级标准和REPLACE-2出血分级标准。在PCI术前、术后3-7天分别检测患者的IL-6、TNF-α、hs-CRP炎症因子水平。
  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血压水平、高血压病、脑卒中等临床基线资料、实验室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造影结果比较,血管病变情况、手术成功率、术后即刻TIMI血流3级和CTFC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30天出血事件中,无论按照REPLACE-2或BARC出血标准,比伐芦定组在中等量出血均低于肝素组,都有统计学差异。30天心脑血管不良事件无统计学差别。两组PCI术后hsCRP、IL-6、TNF-α降低水平无统计学差异,但比伐芦定组降低炎症因子水平较肝素组幅度大。
  结论
  1.比伐芦定组在PCI术后30天内中等量出血事件较肝素组明显减少,提示比伐芦定的安全性优于肝素,该药对高危出血ACS接受PCI治疗的患者安全性好。
  2.该药与肝素在抗凝效果上相似,在PCI术后的MACCE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3.比伐芦定降低hs-CRP、IL-6和TNF-α水平有一定的效果,但无显著性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