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伴发于踝关节骨折的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术后回顾性研究
【6h】

伴发于踝关节骨折的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术后回顾性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单纯扭伤所致踝关节Weber B型及Weber C型骨折病例手术前、后X线平片关于下胫腓联合分离诊断的变化情况,评判特定条件下不同类型踝关节骨折X线检查的可靠性并观察单纯手术恢复骨性结构后踝关节X线征象变化特点,为临床上对于伴发于踝关节骨折的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诊治提供参考。
  材料与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08年到2014年5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手术的170例Weber B型及Weber C型踝关节骨折患者,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分为Weber B型踝关节骨折组和Weber C型踝关节骨折组。其中Weber B型骨折组共129例,男性52例,女性77例,年龄18~65岁,平均53.6岁;WeberC型踝关节骨折组41例,其中男27例,女14例,年龄13~69岁,平均49.9岁。阅读患者术后X线片,判断骨折的类型,观察手术复位固定踝关节骨性结构后下胫腓关节及踝关节的X线征象,通过ZLPACS Viewer阅片软件测量内踝间隙及下胫腓联合胫腓骨重叠影宽度。对不同类型的踝关节骨折与性别、年龄、手术前后的X线片诊断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Weber B型骨折组共129例,男性52例,女性77例,年龄18~65岁(53.6±16.4)岁;Weber C型踝关节骨折组41例,其中男27例,女14例,年龄13~69岁(49.9±19.1)岁。经过统计分析,Weber B型踝关节骨折组与WeberC型踝关节骨折组的男女性别差异进行X2检验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不同组别年龄因素比较差异,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Weber B型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前通过X线片诊断下胫腓联合分离阳性并予以下胫腓联合手术固定的患者有10例,术前下胫腓联合分离诊断为阴性未予下胫腓联合固定的患者119例,而其中于术后X线片显示下胫腓分离的患者33例,仍无分离征象者89例,经统计分析,手术前、后X线片诊断下胫腓分离的Kappa值一致性评价结果为:Kappa=0.288,P<0.05; Weber C型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前通过X线片诊断下胫腓联合分离阳性并予以下胫腓联合手术固定的患者有19例,术前下胫腓联合分离诊断为阴性并未予下胫腓联合固定的患者22例,而其中于术后X线片显示下胫腓分离的患者11例,仍无分离征象者11例,经统计分析,手术前、后X线片诊断下胫腓分离的Kappa值一致性评价结果为:Kappa=0.481,P<0.05。对两组术前诊断下胫腓分离为阴性的病例的术后X线诊断的变化进行X2检验,结果:X2=4.289,P<0.05。
  结论:对于单纯扭伤所致的踝关节骨折,单独通过X线平片诊断下胫腓联合分离的灵敏度较低,手术前、后X片诊断结果有明显差异,但也有较低的一致性,而Weber B型一致性比Weber C型差,可能由于骨折位置处于下胫腓联合水平会干扰医生对X线片中各各指标值的测量。同为术前诊断为下胫腓分离阴性的患者,Weber C型骨折的患者在不固定下胫腓联合的情况下复查X线结果转为阳性的可能性比Weber B型踝关节骨折患者更大。虽然很多踝关节骨折伴发的下胫腓分离不具备得到广泛认同的手术固定指征,但在骨折复位术后仍然存在踝穴的增宽,长此以往必然存在隐患。所以,术前对患者病史及损伤过程的了解及用Lauge-Hansen分型结合X线片进行术前诊断十分重要,但对于是否固定下胫腓联合,则需依靠术中检查情况决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