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网络群体性事件及舆论导向对大学生情绪偏向的影响研究
【6h】

网络群体性事件及舆论导向对大学生情绪偏向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研究1:网络环境基本情况的调查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设计

2 被试

3 材料

4 实验程序

5 数据处理

结果

1 网络群体性事件性质分析

2 不同类型事件的熟悉度分析

结论

研究2 网络群体性事件及舆论导向对大学生情绪偏向的影响研究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设计

2 被试

3 材料

4 实验程序

5 数据处理

结果

1 实验前被试情绪反应同质性检验

2 情绪反应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3 反应强度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结论

讨论

总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网络群体性事件及情绪偏向的分析研究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对网络基本环境的调查,了解不同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报道情况及舆论爆发的影响;探讨不同舆论导向下,网络群体性事件对大学生情绪偏向的影响;探讨健康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积极情绪导向的意义。
  方法:本文由两部分研究组成,研究1:选取国内当前两大知名资讯网站凤凰网和新浪网,对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发布的热门专题(hot topic)进行调查,收集网络群体性事件;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辽宁省某大学随机抽取32名学生,完成《网络群体性事件调查问卷》。研究2:采用2(性别:男生、女生)*3(舆论导向:正性评论、负性评论、无评论)*3(事件类型:正性事件、负性事件、中性事件)的混合实验设计,以整群抽样法,抽取辽宁省某大学一年级学生300名,随机分成3组:正性评论组、负性评论组和无评论组,每组各100人,男女生各50人。三组被试分别完成《情绪偏向自我报告问卷无评论版》事件顺序不同的6种问卷、《情绪偏向自我报告问卷负性评论版》事件顺序不同的6种问卷、《情绪偏向自我报告问卷正性评论版》事件顺序不同的6种问卷。
  结果:研究1:(1)收集到的69件网络群体性事件中:负性事件42件,中性事件18件,正性事件9件;并且不同类型事件的数量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x2=25.304,p<0.001)。(2)大学生对不同类型事件的熟悉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x2=0.341,p>0.05)。研究2:(1)实验前对大学生基本情绪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各组被试情绪反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F=0.213,p>0.05);性别不同被试情绪反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t=0.133,p>0.05)。(2)对情绪反应得分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事件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290.576,p<0.001);舆论导向的主效应显著(F=19.527,p<0.001);性别的主效应显著(F=5.983,p<0.05);事件类型与舆论导向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7.557,p<0.001)。(3)对情绪反应强度得分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事件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113.715,p<0.001);舆论导向的主效应不显著(F=2.713,p>0.05);性别的主效应不显著(F=1.329,p>0.05);事件类型与舆论导向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交互作用(F=4.469,p<0.05);事件类型与性别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F=8.289,p<0.005)。
  结论:(1)网络媒体更倾向于报道负性网络群体性事件。(2)事件类型、舆论导向及性别对大学生情绪反应偏向均存在影响;且事件类型与舆论导向对大学生的情绪反应存在相互影响。(3)事件类型及舆论导向对大学生的情绪反应强度均存在影响;且事件类型与舆论导向对大学生的情绪反应强度存在相互影响;事件类型与性别对大学生的情绪反应强度存在相互影响。

著录项

  • 作者

    耿赛;

  • 作者单位

    大连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大连医科大学;
  • 学科 应用心理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孙丽岩;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645.5;
  • 关键词

    大学生; 情绪偏向; 网络群体性事件; 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