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公共治理视角下的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6h】

公共治理视角下的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理论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第2章 云南中小学校园安全问题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2.1 云南省中小学存在的主要校园安全问题

2.2云南省中小学校园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3章 云南省中小学校园安全教育的现况

3.1 云南省中小学安全教育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3.2 中小学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做法与特点

3.3 云南省中小学安全教育现阶段的不足

第4章 云南省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治理方向

4.1 校园安全立法有待完善

4.2 创造和平安详的社会环境

4.3 加大安全设施的资金投入和人员培训

4.4 推广以生命教育为主导的安全教育

4.5 构建基于全社会合作参与的校园安全管理机制

第5章 云南省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机制完善路径

5.1 合作治理

5.2 合作治理的主要措施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对云南省部分中小学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在安全管理方面,无论是政府、社会、学校,还是家长、学生方面都存在着“各自为政”的情况,难于形成系统的综合的安全管理体系,从而无法从根本上排除校园安全管理的隐患。在这种背景下,把公共治理合作治理的相关理论应用到中小学安全管理上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以公共治理为视角应用合作治理、危机管理、生命教育等相关理论和方法,对校园安全管理的现状、法律体系、制度体系、治理路径展开理论研究。首先对云南省中小学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共性进行分析,进而对政府、社会、学校、家长以及学生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展开梳理,试图挖掘出云南省中小学在建立健全校园安全体系中各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最后,探索如何整合现有管理资源,为加强云南省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提出对策和建议。
  在公共治理的视角下,完善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需靠社会、家长、学生、学校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全社会作为孩子成长的大环境,一方面应该倡导一种爱惜中小学生、呵护中小学生安全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应大力发展经济减少留守儿童现象;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适当的把生命教育的理论贯穿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当中,家长还应该主动配合学校的安全教育给孩子予好的示范效应;
  学生本身应该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提高自己应对安全隐患的能力;
  作为学生接受正规教育的主体,学校责无旁贷的应负起学生安全的责任,一方面学校应完善诸如基础设施设备的配置、生活老师的配备、安保人员的配备等硬件条件,另一方面应完善安全教育工作、制定合理的安全应急预案、提高生活老师或负责安全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建立健全与政府其他相关部门合作治理校园安全的工作机制等软件方面工作;
  政府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完善治理中小学校园安全的制度体系;在执行层面应建立以县政府相关部门为主体,各部门合理分工的合作治理模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