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贫困代际传递理论下教育扶贫探索——以江西省Y县为例
【6h】

基于贫困代际传递理论下教育扶贫探索——以江西省Y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2.1 贫困的定义

2.2 贫困代际传递理论

2.3 扶贫及教育扶贫的含义

2.4 教育扶贫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作用和意义

第3章 Y县教育扶贫现状

3.1 Y县简介

3.2 Y县国民教育状况

3.3 某乡镇若干多代贫困家庭成员案例分析

3.4 Y县精准扶贫主要策略之一:教育扶贫

3.5 Y县教育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4章 基于贫困代际传递理论视角下的教育扶贫探索之路

4.1 政策角度

4.2 人力素质角度

4.3 社会角度

4.4 心理角度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行扶贫工作,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贫困人口数量依然庞大,贫困代际传递现象较为突出,而教育是破除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本文选取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Y县为案例,分析该县教育扶贫现状,并从导致贫困代际传递的因素入手,从多角度探索如何开展教育扶贫工作,从教育层面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现象,力求教育在地方扶贫工作中对促进片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文章结构上首先立足于当代背景论述了研究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做了述评,以文献法、调查问卷法、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为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阐述了贫困的定义和贫困代际传递理论,分析了教育扶贫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意义。
  第三部分通过对Y县二十户两代贫困家庭的分析,得出教育水平在贫困家庭有较强的传递性和提升教育水平对提高收入有着积极意义的结论。同时总结归纳了Y县的教育扶贫工作,主要体现在积极践行国家的各项资助政策和努力提高各阶段的教育质量方面,并分析了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四部分立足于贫困代际传递理论,对教育扶贫提出对策。从政策角度,合理分配教育资源,适当向教育资源薄弱地区倾斜。人力资源角度,通过提高各教育阶段的教育质量,以达到提升贫困人口的素质和能力水平的目的。鼓励社会公众参与教育扶贫工作,重视贫困人群的心理教育,推动贫困群体向上流动,以减弱阶层固化,同时消除贫困群体的社会排斥感,帮助贫困群众从思想上脱贫。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