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部地区城镇化质量测度及时空演变分析
【6h】

中部地区城镇化质量测度及时空演变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3 研究内容

1 .4主要创新点

1 .5技术路线

第2章 城镇化质量研究理论与测度方法

2.1 城镇化相关概念

2.2 城镇化质量理论

2.3城镇化质量的测度方法

第3 章 中部地区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2 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数据选取

3.3 中部地区城镇化质量指标权重计算

第4章 中部地区城镇化质量时空分异研究

4.1中部地区城镇化质量变化横向比较

4.2 中部地区城镇化质量变化纵向比较

4. 3 中部地区城镇化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不再单纯追求数字和经济意义的进步而忽略城镇化“质”的提升,由“速度”过渡到“质量”是今后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方向。最近国家正式提出支持武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都表明了中部地区城镇化建设越发受到国家关注。
  本文以中部地区为研究区域,根据新时期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事业建设、城乡协调程度、发展可持续性4个方面,构建用于测度城镇化质量的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中部地区2002、2006、2010和2014年的城镇化质量进行综合测度,对结果进行分层比较以及探讨不同年份城镇化质量的层级变动,并借助Arc GIS将其结果进行可视化,为了探讨城镇化质量与4个一级维度指标层的对应关系,将4个一级指标层的计算结果与其对应年份城镇化质量值进行聚类分析,并探究不同年份不同子系统对于城镇化质量的贡献度,结论如下:
  (1)在所建立的指标体系之中,人均地区生产总值(E1)、人均地方财政收入(E2)、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H1)、全市每百人互联网用户数(S6)以及农民与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之比( H5)这几大指标对城镇化质量的边际贡献最高。
  (2)城镇化质量的差异主要源于不同地区经济水平的差距,这一因素占据30%的比重,表明目前决定城镇化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依然是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质量的差距基本上在各个省份呈现中心外围的阶梯状差异,经济重心地带城镇化质量较高,反之较低。
  (3)城镇化质量的提升与各个子系统并不具有完全对应协调的关系,经济发展水平子系统对城镇化质量的贡献度均呈现下降趋势,而可持续性子系统的贡献度有所提升,社会事业建设子系统和城乡协调程度子系统的贡献度则处在波动起伏的状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