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
【6h】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英文摘要

目录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Description of the Task

1.2 Required Competence of Translator

1.3 Layout of Practice Report

Chapter Two Descriptions of Translation Process

2.1 Before Translation

2.2 During Translation

2.3 Post Translation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Basis

3.1 Introduction to Cohesion Theory

3.2 Practicability of Cohesion Theory in Construction Contract Translation

Chapter Four Case Studies on Construction Contract Translation

4.1 Reference

4.2 Substitution

4.3 Ellipsis

4.4 Conjunction

4.5 Lexical Cohesion

4.6 Summary to the Case Study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Client’s Feedback on Translation

5.2 Major Findings

5.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普及,建筑合同在促进跨国经济贸易以及规范市场秩序方面的作用愈加重要。由此可见,施工合同翻译质量的高低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以衔接理论中的衔接手段指导的建筑施工合同翻译,能在很大程度上确保译文既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又忠实于原文的文体风格,从而为建筑施工合同翻译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并为建筑施工合同的翻译提供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指导。
  本报告以韩礼德和哈桑创立的衔接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对衔接理论的研究,本文指出衔接是形成语篇的意义关系,是连接语言单位和表现语言单位之间逻辑关系必不可少的手段,对于构建整个语篇起着重要作用。在《英语中的衔接》一书中,韩礼德和哈桑(1976)指出,衔接手段主要包括两方面:(1)语法衔接,包括指称、替代、省略以及连接等手段;(2)词汇衔接,包括概括类名词的复现,如重复、同义/反义、上下义/局部-整体关系以及搭配等手段。
  在保证文本严谨性和规范性的前提下,基于衔接理论在建筑施工合同翻译过程中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从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个层面来解析建筑施工合同,试图达到以下目标:
  (1)首先,汉语注重意合,语法表现不明显,主要靠词汇和语义来保证语篇的统一性;而英语以形合为主,语法严谨,大多有语法标记。因此,在汉译英时,要注意理清语言成分和语篇中的衔接对象,实现篇章语句的衔接。而语法衔接手段和词汇衔接手段的灵活使用恰当地解决了这一突出问题:通过指称、替代、省略和连接等语法衔接,构建了汉英双向表达的桥梁,实现了前后句子乃至整个语篇的衔接;通过重复、同义/反义、上下义/局部-整体关系以及搭配等词汇衔接,译文更贴近英文表达,符合建筑施工合同的翻译标准;
  (2)同时,建筑施工合同的语言表达有别于其他文本,为了使合同意思表达得更加准确和完整,需要译者在汉英翻译过程中使用不同的翻译策略达到汉英表达方式的最大化一致。例如建筑施工合同多使用建筑专业术语,有些中文找不到英文对应词,因而可在词汇层面使用重复或同义等衔接手段达到意思的完整表达;
  (3)最后,语篇是最大的表达意义的单位,所以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理解词汇或语法层面,还要对语篇的整体意义有充分的认识。而衔接作为定义语篇的首要标准,是理解语篇意义的关键。在两种衔接手段相辅相成的作用下,译文水准大大提高。
  本实践报告根据建筑施工合同翻译实践项目攥写而成,主要探讨衔接手段及其在建筑施工合同翻译中的应用,通过本建筑施工合同的翻译实践,描述了这次翻译任务的完成过程以及案例分析,列举了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大量例句,针对字、词、句采用不同的衔接翻译技巧和策略,在翻译效果上力求达到最优。
  本实践报告表明:掌握建筑施工合同英语文本的文本特征及其词汇、句法特点,并在语篇衔接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正确的翻译方法,是实现汉语建筑施工合同英译的一个最有效的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