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6h】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Contents

1.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1.3 论文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

1.4 论文研究方法

2.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理论综述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区域与经济区域

2.1.2 区域经济发展

2.1.3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2.2 地域分工理论

2.2.1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2.2.2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2.2.3 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2.2.4 比较优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2.3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2.3.1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3.2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

2.3.3 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

2.3.4 倒“U”型假说理论

3.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与特征的理论分析

3.1 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历程的回顾

3.1.1 1979-1991年优先发展东部的战略阶段

3.1.2 1992-1999年优先发展东部、兼顾中西部发展的阶段

3.1.3 1999之后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发展阶段

3.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现状与成就评估

3.3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现状与特征分析

3.3.1 基础设施的地区差异比较及特征分析

3.3.2 总量GDP的地区差异比较及特征分析

3.3.3 三次产业结构的地区差异比较及特征分析

3.3.4 资本投入的地区差异比较及特征分析

3.3.5 市场化程度的地区差异比较及特征分析

4.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实证分析

4.1 我国区域经济差异衡量的视角与尺度界定

4.1.1 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衡量指标设计

4.1.2 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衡量或测度方法选择

4.1.3 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测度的地域单位划分

4.1.4 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测度的时间范围与数据来源

4.1.5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实证分析的地域行政单位确定

4.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实证分析

4.2.1 泰尔指数的计算

4.2.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实证结果分析

5.结论与建议

5.1 论文研究结论

5.2 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5.2.1 因势利导,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5.2.2 加强政策导向和政府扶持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以年均9.9%的速度在不断增长,中国的经济增长被称为“中国奇迹”。2008年中国的GDP在全球新增GDP份额中的贡献达到了近18%,仅次于美国。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全球第三大经济体。但在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整体经济发展不断上升的过程中,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实力的差异也在不断扩大。在此背景下,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问题已经成为学者们广为关注的研究课题。本文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出发,在区域经济增长模型框架下,对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现状进行探索性研究;本文系统性地研究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格局;据此,我们认为,在新形势下中国区域经济要取得均衡的发展,就需要制定合理的宏观发展战略,配合具体发展措施以实现各个阶段的经济发展目标,同时也需要避开经济发展的陷阱,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通过本文对中国地区经济差距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得出如下基本结论:我国总的地区收入差异在1988年-2008年间大致呈U形变化,同时,我国总的地区收入差异自1988年以来在不断拉大。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域间收入差异、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省间收入差异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省内收入差异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收入差异贡献度的变化情况来看,它们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变动规律。我国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地区收入差异主要来源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省内收入差异。
   本文的研究,无论对于丰富经济增长理论,还是推进我国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从而加快我国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