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提升的小组工作介入研究——以X乡镇的小学生为例
【6h】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提升的小组工作介入研究——以X乡镇的小学生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2 概念界定与相关研究现状

2.1 概念界定

2.1.1 留守儿童

2.1.2 心理弹性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留守儿童的研究

2.2.2 心理弹性相关研究

2.2.3 心理弹性与优势视角的关系

2.2.4 心理弹性发展模式及其运用

3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提升小组概况

3.1 小组工作背景

3.2 理论依据

3.3 小组工作目标

3.4 社会工作小组设置

3.4.1 招募方法

3.4.2 分工情况

3.4.3 小组工作指导思想

3.5 小组工作计划

3.5.1 前期动员活动

3.5.2 社会工作活动安排

3.5.3 注意事项

4 小组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提升

4.1 研究对象与方法

4.1.1 研究对象

4.1.2 方法

4.1.3 小组工作思路

4.1.4 结果与分析

4.1.4 小组工作方向

4.2 小组工作实施过程

4.3 项目评估

4.3.1 小组工作前评估

4.3.2 小组工作中评估

4.3.3 结果评估

4.4 小组工作的实施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5 反思与结论

5.1 反思

5.1.1 不足之处

5.1.2 创新之处

5.2 建议与思考

5.2.1 社会层面的建议

5.2.2 理论层面的思考

5.3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增多,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以及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也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留守儿童领域研究开始出现由关注消极问题转向关注积极品质的趋势。开展留守儿童问题积极心理品质研究不仅可以转变公众的关注视角,提高社会对留守儿童积极发展的进一步重视,同时对解决我国留守儿童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可以维护我国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
  本研究使用了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和行动研究法,对河北省石家庄市X镇的小学的留守儿童进行了研究。在前期问卷测量基础上,筛选出心理弹性较低的留守儿童,通过小组工作介入服务,提升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
  本研究主要结论:(1)相同外部环境下,不同留守儿童个体的心理弹性状况存在差异;(2)心理弹性是留守儿童行为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3)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状况可以通过小组工作介入的方法有效地提高;(4)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提升是解决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条件之一。
  传统的治疗性工作模式对于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能力十分有限,对于留守儿童发展难以获得长久的效果。而社会工作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专业服务,可以帮助留守儿童提升心理弹性,助力其走出困境。社会工作小组能够让留守儿童组成一个拥有共同目标的成长性小组,在小组中相互促进、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相互改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