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变迁中的中产阶级道德观与欧文的教育──女性主义理论视阈下《小镇》研究
【6h】

变迁中的中产阶级道德观与欧文的教育──女性主义理论视阈下《小镇》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1 Introduction

1.1The Author and the Novel

1.2 Literature Review

1.3The Significance and Layout of the Thesis

2 Willow:the Adolescence of Innocence

2.1 The Enlightenmen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2.2 Land and the Possession of the Body

3 Middle Falls:the Adulthood of Liberation

3.1 The Immersion of Open and Indulgent Culture

3.2 The Pursuit of the Freedom of the Body

3.3 The Contending Sexes

4 Haskells Crossing: the Old Age of Repentance

4.1 The Price for the Individual Freedom

4.2 Reflection and Self-education

5 Conclusion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1932-2009)是二十世纪后半叶美国最重要、最多产的作家之一。厄普代克的作品以善于描绘当代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生活著称,揭示了当代美国人的精神和道德状况以及美国的社会现状,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的“兔子四部曲”。其小说《小镇》发表于2004年,是厄普代克创作晚期的重要作品,也是作者对于女性和道德观的深入思考。小说以主人公欧文的生活经历为主线,叙述了欧文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与诸多女性的情感经历乃至性冒险,折射了当代美国中产阶级道德观的变迁,尤其是20世纪60、70年代兴盛的女权主义运动对于这种道德变迁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小镇》中出现的三个小镇,即:柳树镇、中瀑布镇和哈斯克斯路口镇,既代表了主人公人生经历的三个阶段,反映了不同时期欧文受教育的情况,也反应了中产阶级道德观的变迁。 柳树镇(Willow),既是他的故乡,也是他的“性启蒙”的课堂,人们的行为中规中矩,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道德观;欧文中年时期居住的小镇是中瀑布镇(Middle Falls),其另外一层意思是“中年堕落”,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一系列政治运动风起云涌,反正统文化正是这些运动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人们追求婚外情,注重精神和感官享受,性自由和性解放,给个人和家庭带来伤害,道德观也被扭曲。欧文在哈斯克斯路口镇(Haskells Crossing)度过自己的晚年,他经常会陷入对过去的回忆以及忏悔之中。他对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在自我教育和反省中意识到,在享受身体自由的愉悦的同时,他也给别人带来的伤害。从这个意义上说,欧文的道德观提升到了对于生活的理解的新的水平。 这三个小镇见证了欧文的成长和中产阶级道德观的变迁。本文通过分析欧文从一系列女性身上获得的教育,关注欧文三个重要人生阶段的道德观特征,结合女性主义相关理论,研究中产阶级道德观的变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