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扬州市G学院地方技能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6h】

扬州市G学院地方技能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与不足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理论基础

2.1.1 人力资本理论

2.1.2 准公共产品理论

2.2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的相互关系

2.2.1 地方经济的发展推动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

2.2.2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3 扬州市G学院地方技能型人才培养现状

3.1 扬州市技能型人才需求现状

3.1.1 扬州市经济发展现状

3.1.2 扬州市未来经济发展战略

3.1.3 扬州市技能型人才需求现状

3.2 G学院地方技能型人才培养现状

3.2.1 G学院概况

3.2.2 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设置现状

3.2.3 师资队伍现状

3.2.4 校企合作技能型人才培养现状

3.2.5 毕业生质量状态

3.3 G学院地方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3.1 专业设置与扬州市地方经济结构不适应

3.3.2 技能型人才培养层次与产业发展需求不适应

3.3.3 师资力量尤其“双师型”师资队伍相对薄弱

3.3.4 校企合作技能型人才培养不够深入

4 地方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4.1 政府层面

4.1.1 政府政策保障的缺乏

4.1.2 政府宏观调控与公共职能的缺乏

4.2 学校层面

4.2.1 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准

4.2.2 市场需求的忽视

4.2.3 师资投入的不足

4.2.4 就业指导的忽视

4.3 企业层面

4.3.1 忽视技能型人才培养带来的长远效益

4.3.2 对高职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偏见

4.4 学生层面

4.4.1 自身知识与技能水平的欠缺

4.4.2 不切实际的就业观念

5 完善G学院地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对策

5.1 政府层面

5.1.1 提高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认知

5.1.2 加大高职教育技能型人才宣传力度

5.1.3 加强对高职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宏观统筹

5.1.4 加大高职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政策支持力度

5.1.5 构建政产学研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

5.2 学校层面

5.2.1 准确定位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5.2.2 优化专业设置,与扬州市产业结构相协调

5.2.3 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层次,与扬州市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

5.2.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5.2.5 加强对学生的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

5.3 企业层面

5.3.1 树立正确的校企合作意识

5.3.2 全面参与技能型人才培养全过程

5.3.3 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

5.3.4 构建校企合作平台

5.4 学生层面

5.4.1 提升自身知识与技能水平

5.4.2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结论

参考文献

调查问卷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人才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其首要任务是培养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随着扬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生产方式的迅速转化,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加大,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必然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不断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本文以扬州市G学院地方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文章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阐明了选题背景与意义,并进一步界定研究对象,综述了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研究所采用的基本方法。第二部分在对高职院校地方技能型人才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分析的前提下,阐述了地方经济发展与高职院校地方技能型人才培养相互促进的逻辑关系。第三部分从现状入手,分析扬州市技能型人才需求现状,结合G学院地方技能型人才培养现状,总结出扬州市G学院地方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专业设置与扬州市地方经济结构不适应;人才培养层次与产业发展需求不适应;师资力量尤其是“双师型”师资队伍相对薄弱;校企合作技能型人才培养不够深入。第四部分论述了技能型人才培养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分别从政府、学校、企业、学生四个层面进行原因分析,分别指出政府在政策保障与公共服务职能方面、学校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企业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参与方面、学生自身的自我导向方面的缺失。第五部分分别从上述四个层面分析完善G学院地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对策。
  本文主要结论:高职院校的地方技能型人才培养必须以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为目标;实现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战略,离不开社会、企业、行业等合力协作;扬州市要从政策体系、鼓励引导、实施方式和力度等方面发挥政府作用,实现服务扬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战略的可持续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