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公共服务视角下扬州市“希望村塾”绩效评估及对策建议
【6h】

公共服务视角下扬州市“希望村塾”绩效评估及对策建议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社会公平理论

2.2.1 绩效评估理论阐述

2.2.2 绩效评估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2.3.1 新公共服务理论阐述

2.3.2 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3 “希望村塾”绩效评估指标与评价方法

3.1 构建原则

3.1.1 坚持社会效益优先

3.1.2 重在满足基本需求

3.2 指标设计

3.2.1 确定评价维度

3.2.2 确定基础指标

3.2.3 精简和修正指标

3.2.4 确定指标权重

3.2.5 量化指标

3.2.6 计分方法

3.3 评估方法

3.3.1 实施评估的方法

3.3.2 评价结果的分析方法

4 扬州市“希望村塾”公共服务的绩效数据分析与评估结果

4.1 数据分析

4.1.1 基本建设评估

4.1.2 服务内容评估

4.1.3 服务质量评估

4.1.4 服务支撑评估

4.1.5 用户满意度评估

4.2 问题分析

4.2.1 公共资源投入不足

4.2.2 服务人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4.2.3 服务的考核机制不健全

4.2.4 服务流程不健全

4.2.5 服务针对性不强

4.2.6 社会参与程度不足

5 扬州市“希望村塾"公共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5.1 原因分析

5.1.1 精英主导模式的负面效应

5.1.2 服务群体流动性大

5.1.4 对服务流程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5.1.5 基层调研不充分

5.1.6 服务和志愿人员的有效激励不足

5.2 对策建议

5.2.2 开展人员培训,优化队伍建设

5.2.3 建立考核机制,强化政策支撑

5.2.4 规范服务流程,加强安保措旋

5.2.5 充分调研需求,服务有所侧重

5.2.6 扩大宣传范围,调动参与热情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城乡流动加快,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群体不断壮大,他们的公共服务需求伴随着物质条件地增长而不断旺盛,与农村不平衡、不充分的公共服务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扬州通过实施“希望村塾”公共服务,不断满足群体多元化需求,促进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
  然而,“希望村塾”的公共服务存在服务内容单一、供需不对称、资源投入欠缺、服务队伍不强、社会参与不足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一套科学的评估体系对服务现状进行评估,并运用绩效评估结果进行服务调整。
  本文基于“4E”评价法进行研究设计,通过实地走访、研读文献、专家访谈等方法,对评估框架加以梳理,并结合希望村塾自身特点加以修改完善,形成了包括基本建设、服务内容、服务质量、服务支撑、资源共享与获奖和用户满意度在内的六个一级指标和三十三个二级指标的评估量表。运用德尔菲法、焦点团体访谈法进行数据采集,形成各维度评估分数后以数轴形式加以分析。其中,本文的重点在于用户满意度维度的评估。笔者在每个县市区中随机2家“希望村塾”作为研究对象代表,将用户满意度评估指标制作成问卷后发放给直接参与“希望村塾”公共服务的人员,如工作人员、政府人员、农村儿童及家长、志愿者及赞助企业。问卷回收整理后再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问卷进行信度效度分析、均值分析、方差分析,一方面得出从用户角度得出“希望村塾”公共服务的实然效果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另一方面也验证了满意度问卷设计的逻辑性与相关性。笔者还将问卷主观内容进行汇总,并结合邗江区希望村塾的案例,对评估结果加以佐证分析,是评价更为科学全面。最后,从政府层面和希望村塾自身层面提出改进公共服务的对策建议,包括:增加资源投入与政策支持、牵头开展业务培训、建立考核制度、健全服务流程、优化人员配备、充分调研需求、扩大宣传范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