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关于道歉语言行为的中日对比研究
【6h】

关于道歉语言行为的中日对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謝辞

要旨

摘要

序章

一、研究の目的と意義

二、先行研究の概観とテーマの選定

三、本研究におけるいくつかの術語

1. 言語行動

2. 謝罪

3. ポライトネス

4. 面子

四、研究調査方法

1. 研究方法

2. 調査の概要と方法

3. 調査地域と対象

4. 調査項目の設定

5. 調査経過

第一章 日常生活で営む謝罪言語行動

一、ウチの人(自己人)に対する謝罪言語行動

1. 謝罪をするか否か

2. 謝罪する時のストラテジーと慣用表現

3. まとめ

二、ソトの人(外人)に対する謝罪言語行動

1. 謝罪をするか否か

2. 謝罪する時のストラテジーと慣用表現

3. まとめ

三、ヨソの人(陌生人)に対する謝罪言語行動

1. 謝罪をするか否か

2. 謝罪のする時のストラテジーと慣用表現

3. まとめ

四、事柄の深刻さによる謝罪言語行動

五、人間関係の上下要素による謝罪言語行動

第二章 謝罪表現を巡る諸問題

一、謝罪表現の諸相と使用実態

1. 感謝と謝罪の交替

2. 「謝罪表現」の意識調査

3. 呼称付与と謝罪言葉の繰り返し

4. 日常生活での使用率

二、日本人の謝罪表現に関する中国人の違和感

1. 謝罪表現を使いすぎ

2. 自分に過ちがなくても謝る

3. ほんの小さいことにしても謝罪する

4. 説明、弁解などをせずにひたすら謝る

5. あまりにも真剣である

第三章 終章

一、まとめ

1. 共通点

2. 相違点

二、反省点及び今後の研究課題

引用文献

参考文献

調査付録

一、日本人用

二、中国人用

展开▼

摘要

本论文作为研究语言行为样式的一个环节,立足于把握和明析关于中日两国道歉语言行为的整体状况,通过对两国大学生按性别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计量分析,在记述其使用情况、行为样式的特征、按人际关系对道歉语言行为的选择规律等的基础上,致力于阐明两国道歉语言行为样式的异同。并试图对构成两国差异的社会、文化原因,及对人意向、价值观、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考察与研究。因此,本研究不仅能够改善中日两国间的异文化交流,对日语教学及中文教学的发展与进步也能起到积极作用。中日两国或者他国间道歉的对比研究虽然处处可见,但关于中日两国道歉语言行为的比较研究,特别是综合性的研究还很少。于是,将道歉语言行为的中日对比作为研究主题,既意义深刻,也是当务之急。另外,在进行外语教学,特别是异文化交流时,由于各国不同的语言文化而引起的误解与摩擦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问题。因此,本研究也担负着为解决诸类问题提供依据和资料的重要使命,进行中日对比是十分有价值的。
  本论文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第一章(序章),首先阐明了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及意义,并在对中日先行研究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对本论文中涉及的几个重要的术语予以解释和说明。接下来关于研究调查方法,就调查概要,调查区域及对象,情景设定,调查经过几方面进行了简单说明。第二章,关于中日两国日常生活中的道歉表现,首先从宏观的角度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中日两国的道歉语言行为在道歉率,道歉策略及惯用语的使用方面,虽有相似之处,但更多存在的是差异。例如,在面对“自己人”的时候,日本人比中国人的道歉率要高。对于“自己人”,中国人通常会采用的道歉方式共有13种,而日本人仅有8种。且在使用率位于前三位的道歉策略的使用上,日本人更多使用“直接道歉”的策略,而中国人则更倾向于使用“责任的认知”和“补偿的言明”。另外,中国人多用复合型道歉方式进行道歉,而日本人却集中于单独使用“直接道歉”这一种策略。在道歉用语的惯用表现方面,对于“自己人”,几乎所有的日本人都使用“ごめん”,而对中国人来说,“对不起”和“不好意思”这两种表达方式均被普遍使用。然而,仅从宏观分析只能把握两国道歉语言行为的整体情况,却不能看出事情的深刻性及上下、亲疏人际关系具体是如果对两国的道歉行为造成影响的。鉴于此,笔者接下来便通过对调查问卷中若干项目的分别分析与研究,对该问题进行了补充。第三章,关于围绕道歉表现的一系列问题,从道歉表现的诸项及使用状况(感谢与道歉的交替,“谢罪表现”的意识调查,称呼授予及道歉用语的反复,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率),中国人对日本人道歉表现的违和感,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取得了一些结论行成果。例如,在感谢与道歉的交替方面,日本人不论男女,在表示感谢时运用道歉表达方式的比率比中国人都高。且在日本社会,男性更多地使用感谢表达方式,而女性使用道歉表达的比率要比男性来得高。于此相比,在中国社会,不论男女都倾向于使用感谢表达方式。第四章(末章),关于中日两国道歉语言行为的共同点及差异进行总结,并提及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需要反省的地方及今后的研究课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