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当代中国高校大学生信仰危机研究
【6h】

当代中国高校大学生信仰危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

六、创新和不足

一、信仰与信仰危机

(一)信仰及其概述

1、信仰的涵义

2、信仰的特性

3、信仰的分类

4、信仰的功能

(二)信仰的发生发展

1、信仰对象

2、信仰原因

3、信仰保障

4、信仰结果

(三)信仰危机

二、当代大学生信仰现状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信仰的主流

1、当代大学生信仰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

2、当代大学生选择信仰的态度是理性和谨慎的

3、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具有不稳定性和多样化的趋势

(二)当代大学生信仰危机的表现

1、信仰主体性迷失导致信仰选择的功利化、世俗化和非理性化

2、作为主导信仰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立场不坚定,有动摇倾向

3、作为主体信仰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被弱化,甚至被否定

三、大学生信仰危机产生的原因

(一)主观因素: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影响

1、身体素质

2、心理素质

3、思想文化素质

(二)教育因素:传统信仰教育的缺陷和不足

1、信仰教育的理念滞后、目标不明确

2、信仰教育内容空洞、脱离实际

3、信仰教育方法不当、效果不理想

(三)社会现实因素:社会转型对大学生信仰的挑战

1、经济转型对大学生信仰形成的挑战

2、政治转型对大学生信仰形成的挑战

3、文化转型过程中的多元文化对大学生信仰形成的冲击

(四)大众传媒因素:网络发展对大学生信仰的影响

1、过度的网络依赖和迷恋,导致大学生理想、信念和自我的迷失

2、网络信息污染影响大学生是非判断和行为选择,加剧大学生选择正确信仰和价值观念的复杂性

四、解决当代大学生信仰危机的路径选择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信仰观,确立大学生信仰的主体地位

(三)坚持信仰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理想与现实相统一、价值与需求相结合

(四)积极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后记

展开▼

摘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首要任务就是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信仰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其作用和地位尤显突出。受外在客观环境和大学生自身主观条件的双重影响,多数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信仰危机问题,这对于我国的未来社会主义建设和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极为不利。因此,通过对大学生信仰危机的表现及原因分析,以找出解决大学生信仰危机的有效策略,是摆在我们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面前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
   文章第一部分以信仰和信仰危机的含义为着眼点,首先指出信仰的概念、性质和信仰的功能,紧接着引出信仰发生所必备的基本要素,以及信仰是如何发生、发展的,为后文解决大学生信仰危机的具体对策埋下伏笔;文章第二部分通过对大学生信仰的现状分析研究,指出当代大学生信仰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信仰选择的功利化、世俗化、非理性化等倾向;文章第三部分分别从大学生自身、高校教育、社会环境、大众传媒几方面具体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信仰危机出现的原因,对大学生信仰危机有一个整体把握;文章第四部分首尾照应,衔接第一步分的信仰发生与危机,以此为切入点,从信仰对象——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信仰主体——大学生自身,信仰保障——科学的信仰教育方法,信仰结果——沿着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方向发展等方面做了全面深入剖析,最终找出解决大学生信仰危机的具体对策,从而引导和保证大学生信仰朝着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