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南京邮电大学团委手机报用户使用意向研究
【6h】

南京邮电大学团委手机报用户使用意向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案例描述

2.1 案例背景

2.1.1 我国校园手机报的发展现状

2.1.2 南京邮电大学校园媒体概述

2.1.3 南京邮电大学团委手机报的由来

2.2 南京邮电大学团委手机报问题描述

2.2.1 某SP的单方面毁约

2.2.2 编辑们的“眼高手低”

2.2.3 “空调门”事件

第三章 案例分析

3.1 理论依据

3.2 南京邮电大学团委手机报用户使用意向实证分析

3.2.1 研究设计

3.2.2 实证分析

3.3 影响手机报使用意向的主要因素分析

3.3.1 外部环境因素

3.3.2 产品自身因素

3.3.3 用户需求因素

第四章 研究对策与建议

4.1 强化格局架构

4.2 加速技术转型

4.3 注重机制创新

4.4 夯实内容建设

4.5 重视用户培育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展开▼

摘要

科技改变世界,移动互联网的渗透使传统校园媒体的格局发生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为抢占先机,高校主动与移动网络运营商、增值业务提供商合作,推出校园手机报产品,在影响大学生思想、服务大学生成才等方面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本文选用《南京邮电大学团委手机报》从创刊到趋近成熟发展历程中所经历的典型事件为案例,结合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多种形式,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分析了大学生手机报使用意向,研究结果表明:⑴手机报的“感知创新性”是影响大学生手机报使用意向的首要因素;⑵内容同质是影响当前校园手机报“感知创新性”的主要干扰因素;⑶内容建设应是改善校园手机报当前窘境的有效手段,手机报的App转型则是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案例描述,通过阐述《南京邮电大学团委手机报》的由来和运营中经历的典型案例,引出本文所要探讨的具体问题;第三部分:案例分析是本文的重点,借助定量研究的数据,同时结合理论分析,深度解析了校园手机报发展中面临的三大问题:外部环境变化、产品自身缺陷和忽视用户需求;第四部分:研究对策与建议,在前文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总结校园手机报未来发展的应对策略,即体现在强化格局架构、加速技术转型、注重机制创新、夯实内容建设和重视用户培育等方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