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生心灵和谐之培育研究
【6h】

大学生心灵和谐之培育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中外学者关于“心灵和谐”的研究及评价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心灵和谐的现状和影响因素

2.1 当代大学生心灵和谐的现状

2.1.1 当代大学生心灵和谐的基本情况

2.1.2 当代大学生心灵不和谐的情形

2.2 当代大学生心灵和谐的影响因素

2.2.1 大学生自身的不成熟性

2.2.2 家庭教育观念偏差

2.2.3 高校教育片面化

2.2.4 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第三章 大学生心灵和谐的内涵

3.1大学生心灵和谐的含义

3.2 大学生心灵和谐的目标和标准

3.2.1 大学生心灵和谐的目标

3.2.1 大学生心灵和谐的标准

3.3 大学生心灵和谐之培育的意义

第四章 大学生心灵和谐的培育途径

4.1 增强自我意识

4.1.1 认识自我

4.1.2 悦纳自我

4.1.3 实现自我

4.2 优化家庭教育

4.2.1 转变家庭教育观念

4.2.2 建立有效的家校沟通渠道

4.2.3 提高家长自身素质

4.3 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4.3.1 树立精神支柱

4.3.2 提升道德品质

4.3.3 增加实践活动

4.3.4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4.3.5 加强人文关怀

4.4 改善社会环境

4.4.1 培育和谐氛围

4.4.2 深化高校改革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它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和人与自身的和谐三部分,其中人与自身的和谐就是指人的心灵和谐,心灵和谐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培育人们心灵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工作。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当代大学生的心灵总是处在深刻的矛盾之中,有时甚至会上演令人扼腕的校园悲剧。
  那么,什么是大学生心灵和谐?是什么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灵和谐?如何培育心灵和谐的大学生?本文正是为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大学生心灵和谐的培育方法。以期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心灵健康水平与和谐水平,最终以和谐的心灵走上社会,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个案法等研究方法,提出了大学生心灵和谐的标准和培育途径。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①总结了前人对心灵和谐以及大学生心灵和谐的研究,并且阐述了大学生心灵和谐的涵义;②例举了当代大学生心灵不和谐的现状,并深刻的剖析了原因;③提出了大学生心灵和谐的标准和目标。④指明了大学生心灵和谐之培育的途径和内容。本文的重点是:①总结和分析当代大学生心灵和谐的情况及影响因素;②提出当代大学生心灵和谐的标准;③指出大学生心灵和谐之培育的途径。本文的创新点有:①将大学生心灵和谐之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结合起来;②提出了大学生心灵和谐的内涵;③有重点的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培育途径。
  通过文献阅读和调查分析,笔者主要得出以下结论:①大学生心灵和谐既包括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又包括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社会的要求相符,是大学生个体的生活,教育和心理等因素在良好态势下运作的过程。大学生心灵和谐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和谐等概念有着很大的不同。②影响大学生心灵和谐的因素有大学生本身的不成熟性、家庭教育观念偏差、高校教育片面化和社会不良因素四个方面,主要原因是高校教育片面化,但是不能忽视其它因素的影响。③大学生心灵和谐的培育应该是一个以高校培育为重点的全面培育,高校应从树立精神支柱、提升道德品质、加强课外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加强人文关怀五个方面培育大学生心灵和谐。但是,仅靠高校的培育是不够的,在高校培育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大学生自身、家庭和社会的培育。
  总之,当代大学生心灵不和谐的问题已不容我们忽视,我们必须注重大学生心灵和谐之培育,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夯实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