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回归生活:道德教育的复兴之路
【6h】

回归生活:道德教育的复兴之路

代理获取

目录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前言

第一章脱离生活:道德教育陷入困境

一、生活是道德和道德教育的基础

二、道德教育脱离生活之表征

三、道德教育的困境及追因

第二章回归生活:道德教育复兴的根本途径

一、道德教育要回归什么样的生活

二、回归生活:促使道德教育焕发生机和活力

第三章道德教育回归生活的基本要求

一、道德教育目标的生活化

二、道德教育过程的生活化

三、道德教育方法的生活化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探讨了道德教育的复兴之路--回归生活。生活是道德和道德教育的基础,生活也是个体德性生成的基础,没有生活就没有道德和道德教育。可以这样说,生活的外延有多大,道德和道德教育的外延就有多大。本来道德教育需要联系生活,并在生活中进行,然而,传统的道德教育却脱离生活,致使学生从进入小学开始,几乎完全掉进一个抽象的符号化的世界之中,使得学生从这时开始就失却了与生活完整的全面的联系,从而使人的丰富本质遭到了异化。传统道德教育脱离生活的表现是:在目标上偏离生活,在内容上疏离生活,在功能上背离生活,在方法上隔离生活。由于脱离生活,传统道德教育的效度变小,信度变低,力度变弱,并一步步陷入困境。摆脱传统道德教育困境的根本途径就是回归生活,注重道德教育的真实性、针对性、创造性和实践性。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就能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从而达至复兴。回归生活的道德教育,就是要使德育成为学生自己的、使德育成为真实可信的、使德育成为有生命的温馨的、有魅力的教育。所以回归生活的回归是目的的回归,最终是要在生活中引导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道德教育回归生活的基本要求就是实现道德教育目标的生活化、道德教育过程的生活化及道德教育方法的生活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