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学道德教育之应然
【6h】

中学道德教育之应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一.价值观教育:一元主导与多样化的价值取向并存

(一)一元价值观导向之必要性

1.是一个国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然要求

2.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3.是弘扬时代精神的内在需要

4.是实现中学生健康成长的保证

(二)价值取向多样性的内在依据

1.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导致价值取向的多样性

2.中学生道德水准的层次性要求价值取向的多样性

(三)“守一而望多”——一元与多样并存

二.道德规范建设:设定应然与昭明依据

(一)设定应然之缘由

1.道德规范对于中学生:没有规矩,难成方圆

2.遵循道德规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二)道德规范之应然

1.中学道德规范体系的形式合理性

2.中学道德规范体系的实质合理性

(三)昭明道德规范依据之必要性

1.是形成中学生信守良好道德素质的必要条件

2.为中学生信守道德规范提供认识基础

三.道德教育的方法运用:外在灌输与自主建构

(一)外在灌输

1.对“灌输”概念的理性思考

2.道德灌输的必要性

(二)价值引导下的自主建构

1.价值引导下的自主建构的基本内涵

2.价值引导下的自主建构现实意义

3.价值引导的具体要求

4.价值引导下的自主建构的实现

四.道德教育的实现机制:从外在约束到内在激励

(一)外在约束的必要性及要求

(二)激励机制的必要性及有效确立

1.必要性

2.激励机制的有效确立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中学道德教育作为提升中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活动,多年来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然存在某些难尽人意之处。要弥补这些缺憾,使中学道德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效满足社会的价值期待,必须在审视中学道德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在研究思路上作出积极探索:在价值观教育上,既坚持主导道德的一元性,又承认道德价值取向多样性的现实合理性;在规范建设上,不仅设定道德规范之应然,而且昭明这种应然之内在依据;在方法运用上,既承认道德灌输的必要性,又注重价值引导下的道德自主建构;在实现机制上,不仅要构建中学道德教育的外在规范,而且更应关注中学道德教育的内在激励。相信: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切实关注和有效解决,将有利于提升中学生的道德素质,完善中学道德教育的研究,提高中学道德教育的道德从而有效实现中学道德教育的应有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