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任非沪籍教师对学校教师文化的认同研究——以沪松小学为例
【6h】

初任非沪籍教师对学校教师文化的认同研究——以沪松小学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一、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过程

第一章认同、文化认同、教师认同概述

第一节认同

一、认同的来源

二、认同的概念理解

三、认同的发展

四、认同的特征及功能

第二节文化认同

一、文化认同的概念理解

二、文化认同的实质

第三节教师认同

一、教师认同的概念理解

二、教师认同与教师角色的区别

三、教师认同的特征

四、教师认同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沪松小学的教师文化

第一节文化与教育

一、什么是文化

二、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第二节沪松小学的教师文化

一、教师文化的内涵

二、教师文化的分类

三、沪松小学教师文化的构成

第三节沪松小学教师文化的特点

一、教师文化的一般特点

二、沪松小学教师文化的特点

第三章初任非沪籍教师的遭遇

第一节初任非沪籍教师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初任非沪籍教师的文化认同

一、文化比较、文化类属——“模模糊糊”

二、文化区别、文化定位——“水到渠成”

第三节他者的印象

一、学校领导

二、学校同事

第四章促进非沪籍教师认同的建议

一、存在问题

二、建议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对研究的反思

三、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文化认同,是指个体被所属文化和其他文化群体内化并产生归属感,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文化认同包括社会价值规范认同、宗教信仰认同、风俗习惯认同、语言认同、艺术认同等。上海郊区农村学校这儿年招收人量外地应届大学毕业生。这些初任非沪籍教师都是未来学校的栋梁之材。因此,对他们认同学校的教师文化进行研究,提出对策建议,将有助于非沪籍教师和学校未来的发展。本文以沪松小学的几位非沪籍教师为研究对象,采取观察、访谈的方法来展现他们对学校教师文化的认同过程。 本论文立足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运用Breakwell & Lyons提出的文化认同的心理机制(文化认同包括文化比较cultural comparison、文化类属cultural categorization、文化辨识cultural distinctiveness,文化定位cultural defintion四个基本过程)考察了沪松小学的几位初任非沪籍教师认同学校教师文化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初任非沪籍教师对学校的教师文化认同需要一段时间,在这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校文化价值体系不系统,培训过于频繁;学校领导对非沪籍教师的关心不够;初任非沪籍教师自身存在一些问题,非沪籍教师和沪籍教师缺少有效的交流、对话等,这些都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为提高非沪籍教师对学校教师文化的认同,本论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构建良好的学校文化价值体系,促进学校教师文化管理效能的提高二注重学校领导者的素质与修养,充分发挥其价值认同的主导作用三加强学校教师文化建设,提升学校教师文化品位四提升非沪籍教师的主体性五加强沪籍教师和非沪籍教师的对话、交流。

著录项

  • 作者

    乔晓华;

  •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 学科 教育学原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尹宗利;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教师;
  • 关键词

    非沪籍教师; 文化认同; 学校教师;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