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道德冷漠与道德教育
【6h】

道德冷漠与道德教育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第一章道德冷漠的诠释

第二章道德冷漠与现代社会

第三章学校生活与道德冷漠

第四章教育不能冷漠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所谓道德冷漠,从广义上看,包括对道德信念、道德规范、道德行为以及道德评价等的无所谓态度。从狭义讲,则主要指道德主体在一定情境下,对某些事件表现出一种冷漠、似乎与己无关的态度,在道德行为上默然视之,袖手旁观。
   本文分四部分对道德冷漠的形成及道德教育进行了研究尝试和探索。
   第一部分阐释了道德冷漠的相关概念,并对道德冷漠的表现形式做简要的分析。
   第二部分分析了现代社会的道德冷漠。主要是结合现代社会特征,探讨了科层组织、电子媒介、城市生活等与道德冷漠的联系。不同的文化背景与环境因素,规约着道德冷漠的形态和方式。现代社会中的道德冷漠,根源于不同的社会土壤:呆板、惯性的科层化的工作、生活方式,满足了高效率的同时也造成了人们的孤独冷漠;经济、科技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也带来了道德上的困惑;在电子媒介的影响下,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靠近,人们也拥有了更加广泛的社会关系,但每一次联系变得越来越短暂和易逝。
   第三部分考察了当前学校生活中所存在的导致道德冷漠的机制,例如学校里遵循专业逻辑,在效率第一的生产宗旨下,道德教育被挤到了真空状态;道德教育科学化,技术化,陷入了“唯科学”的迷途;学校中对规则、权威的过度运用,导致了学校生活的异化,损害了学生的人格;学校对利益的追逐使学校偏离了教育的方向。但学校作为培养人的机构,不能忽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忽视对其道德的影响。
   第四部分从实践层面,针对我国当前存在的道德冷漠现象,提出了道德教育的具体途径:从把学会关心作为教育的目的;努力建构一个公正、关怀的社会群体;教育的媒介意识;学校道德教育的改革几个方面努力,尽量消除学校中的道德冷漠。

著录项

  • 作者

    孙乐乐;

  •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 学科 教育学;德育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高德胜;
  • 年度 200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德育理论;
  • 关键词

    道德冷漠; 道德教育; 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