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探讨——以《中国近现代服饰变迁》为例
【6h】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探讨——以《中国近现代服饰变迁》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课题情况介绍

1.1 教材内容分析与课程标准解读

1.1.1 教材内容分析

1.1.2 课程标准解读

1.2 研究课题的拟定

1.2.1 选题缘由

1.2.2 课题拟定

第二章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2.1 收集、整理资料

2.1.1 研究前的准备

2.1.2 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2.2 分析总结资料

2.2.1 鸦片战争与中国服饰的变迁

2.2.2 辛亥革命前后的剪辫易服

2.2.3 文化大革命中的中国服饰

2.2.4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服饰

第三章 研究性学习的思考

3.1 研究性学习的收获

3.2 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参考书目

致谢

展开▼

摘要

从远古至今,服饰与人类形影相随己有上万年历史。人为什么穿衣服?有人说是为了护体、为了御寒,这是从功能的角度来解释的;有人说是为了遮羞、为了礼貌,这是从道德的角度米解释的;也有人说是为了好看,可以悦己,这是从审美的角度来解释的。服饰,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服饰作为一种“深深根植于特定文化模式中的社会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有着与社会背景相对应的现象。服饰的形成与发展标志着人类山野蛮走向文明的漫漫历程,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时期的服饰无不关系着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各个方面。正如有些评论家指出的那样,服饰的变化不完全是任性的、不可捉摸的,它反映着一个时代的思想,是时代的一面忠实的镜子。服饰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不象饮食那样出于维系生命的本能,也不象居住那样出于防护自身之必需,一开始就是一种带有浪漫色彩的文化创造。服饰是一种社会符号,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现象。服饰还可以是社会综合信息的载体。中国服饰文化的历史和发展,折射出政治、经济、民俗、宗教、伦理、社会风尚、价值观和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内涵,反映出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及对时尚的理解和追求。马克思曾对社会生活方面的研究有过极高的评价:“现代历史著述方面的一切真正进步,都是当历史学家从政治形势的外表深入到社会生活深处时取得的。”服饰正足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服饰研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
   本文以高中历史教材《中国近现代服饰变迁》为例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探讨,分三章内容,第一章概括分析教材内容,对课程标准进行解读,阐述本课题要解决的问题;第二章是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指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在分析资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第三章总结本课题研究性学习的得与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