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女性主义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
【6h】

女性主义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第1章 女性主义心理治疗的背景与兴起

1.1 社会背景

1.2 哲学基础

1.3 心理学背景

1.4 兴起

第2章 女性主义心理治疗的理论体系

2.1 主要概念

2.2 发展阶段

2.2.1 第一阶段:“没有差异”的治疗

2.2.2 第二阶段:“有差异”的治疗

2.2.3 第三阶段:平等价值的治疗

2.2.4 第四阶段:后现代女性主义心理治疗

2.3 主要代表人物

2.4 治疗的对象和目的

2.5 治疗者的特征

2.6 治疗的基本原则

2.7 理论假设

2.8 理论模型

2.8.1 Root“多样性特征模型”

2.8.2 Hays“ADDRESSING模型”

2.8.3 Pipher“内在化压抑模型”

2.8.4 Brown“四维权力模型”

第3章 女性主义心理治疗的实践

3.1 治疗过程中探讨的主题

3.2 平等主义治疗关系的建立

3.3 治疗的诊断

3.4 治疗的阶段

3.5 治疗方法

3.6 治疗技术

3.7 赋权

3.8 治疗评估

第4章 评价

4.1 贡献

4.1.1 对传统心理治疗提出质疑

4.1.2 沉重打击压迫女性的父权制

4.1.3 将平等主义引入治疗关系中

4.1.4 治疗方法多元化

4.1.5 关注社会边缘弱势群体

4.2 局限

4.2.1 忽略对男性的分析

4.2.2 过度依赖治疗者的经验

4.2.3 治疗效力缺乏科学证据的支持

4.2.4 治疗的社会影响力较小

第5章 展望

5.1 面临的挑战

5.2 未来发展

5.2.1 建立正规完善的治疗培训机构

5.2.2 跨入心理治疗的主流行列

5.2.3 继续为心理健康事业服务

5.3 对中国心理治疗的启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女性主义心理治疗产生于第二次女权运动的自我意识提升小组。当时治疗主要致力于阐释女性经历,暗示性别歧视影响女性的心理健康。本文追述了女性主义治疗的社会背景、哲学基础和心理学背景。
   本文试图厘清女性主义心理治疗的理论体系,并剖析其治疗实践过程。女性主义心理治疗是一个年轻的学派,它植根于理解人类的差异性,重视文化的多元化,强调分析每个人生命中权力的意义,并将其融入到更大的社会与政治环境中以理解人们的苦恼和机能紊乱。女性主义心理治疗者分析性别、权利和社会地位等来访者的多种特征,并以此作为理解一个人为什么会感到苦恼或产生行为官能障碍的原因。治疗的目标是:建立女性主义意识和赋权,改善女性的处境,促进个人与社会的整体转变。治疗认为生活中的父权制系统有意地或无意地使人们“去能化”了,因而,治疗过程中的每个部分都包含对父权制标准的关联、评价和挑战。女性主义心理治疗实践的中心是发展平等主义和赋权策略,使来访者获得帮助,其诊断也是以赋权和平等主义为标准的。女性主义心理治疗还与其他传统心理治疗方法相结合,形成了自己一系列的治疗策略和技术。
   本文对女性主义心理治疗进行了评价,指出当前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主要的挑战来自于治疗的工作环境,社会和政治环境的变化也将同时影响女性主义心理治疗近期和长远的发展。尽管女性主义心理治疗被主流心理治疗完全认可和接纳还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女性主义理论应用到心理治疗的实践过程中带来了很多令人激动的成果。因此,很可能未来几十年这个领域会继续保持成长和进一步繁荣。
   在未来,女性主义心理治疗的机制模型必然会有进一步的创新和更大的进步,并继续为女性心理的康复做出有价值的贡献。此外,文章也分析了西方女性主义心理治疗给中国心理治疗带来的启示,以及我们必须要面对的本土化问题。笔者相信21世纪女性主义心理治疗在中国会取得长足的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