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文学的关系
【6h】

论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文学的关系

代理获取

摘要

辛亥革命的发生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是中国社会无数意志合力造成的总结果。改良与革命两大社会思潮看似矛盾,实则相成,改良孕育了革命,革命突破了改良,完成了改良无法完成的任务。在大革命的背景下,文学与革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就文艺思潮而言,呈现出新旧文艺观的对立、改良派文艺观与革命派文艺观的差异。改良派的“新民”文艺观与革命党的“排满革命”文艺观都将文学看作重要的宣传工具。不同的是,革命党人站在“排满”的立场上,特别重视汉族传统文学,改良派则多倡文艺革新。与上述两种功利文艺观相对,文坛还存在着复古与游戏娱乐的文艺观。
   就文学外部运行机制而言,在改良与革命的促进下,中国形成了近代图书出版业。这一产业的诞生使得传统意义的作家与读者角色都发生了变化。
   就文学自身发展而言,具有强烈变革色彩的新文体应运而生。新文体以报章为载体,语言相对通俗,摆脱传统文体的束缚,自由论说时政。革命思潮兴起,新文体在改良派与革命党人的论争中演变为逻辑文体。随着革命退潮,新文体式的政论文也迅速消退。与此同时,革命党人提倡创作一种蕴含革命思想的国文风格散文。这一时期,出于政治宣传的目的,新小说兴起。借助“群治”,小说与革命联姻。直接宣传政治思想的政治小说得到提倡,其重政治轻艺术的传达方式实为作家有意为之。社会小说以冷静的观察、细致的描写,体现出一种直面现实的批判精神。其对晚清官场与黑暗社会的揭露,也是间接宣传革命。女界革命发生,提倡婚恋自由,但辛亥革命前的写情小说仍摇摆子“情”、“礼”之间;革命后的哀情小说虽也有同样挣扎,但其悲剧性的故事实际上肯定了“情”。因此,这类写情小说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这一时期文学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对革命的书写,而革命党人与改良派之间显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革命萌发期,革命党人与改良派都激烈抨击封建保守的专制主义;准备期,革命党人与改良派开始分化。革命党人多用通俗的文艺宣传激烈的排满革命,改良派则开始否定革命;高潮期,革命党人更激烈的宣传排满,直接描写革命暴力手段与革命战争。对于立宪描写,革命党人否定立宪,社会小说家讽刺立宪,改良派则持同情立宪的态度;退潮期,革命党人先是表现出积极北伐意识。随着革命果实被篡夺,革命党人的作品充满悲愤情调,改良派的作品则有着的途暗淡的感伤情调。这些差异正体现了辛亥革命时期文学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