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试论90年代以来农裔作家的城市书写
【6h】

试论90年代以来农裔作家的城市书写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农裔作家”和“城市书写”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第一章 农裔作家城市书写的概况

第一节 “城市”书写的文学史变迁

第二节 农裔作家城市书写的创作背景

第三节 90年代以来农裔作家城市书写的题材归类

第二章 农裔作家城市书写的文本呈现

第一节 多重性—潜在的城市意象

第二节 悲剧性—城市边缘人的生存困境

第三节 戏剧性——小说个人经验的审美表达

第三章 农裔作家的城市情感与写作姿态

第一节 “原乡”的眷顾与忧虑

第二节 对现居地的游离与批判

第三节 情感的嬗变与突围

第四章 农裔作家城市书写的意义和局限

第一节 农裔作家城市书写的意义

第二节 农裔作家城市书写的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20世纪90年代的社会转型期,经济极大发展,城市化的步伐加快,带来了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最明显的表征就是移民潮的出现。大批的农民因着这股潮流涌入城市,于此同时,也有一批农裔作家随之进入城市,开始在城市中的生活和写作。本文将从这些作家90年代以来的一些涉及到城市书写的小说入手,试图发现在其特殊语境下这批作家城市书写的新变,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这批作家共同的文化立场和城市情感,最后归纳其文学史的意义和局限。
   农裔作家城市书写的相关概况。和乡村意象一样,城市意象也一直是作家在文学文本中争相描写的主题,但却一直没能像乡村那样,成熟的展现在读者面前。时代际遇的来临,才使描写城市题材的作品大量出现,农裔作家的城市作品也是因时而生,却有着独特的表达。
   农裔作家城市书写的文本呈现。在农裔作家的笔下,城市更多的是一种符号,关于城市多集中在对底层景观的描写同时被赋予很多的寓意。农裔作家大多关注城市底层人的生存状态,通过对他们在城市中的生活状态的描写中透出知识分子的人文关怀和对城市文明的深层思考。农裔作家的文本中也显示出人性化的审美追求,从中可以窥见农裔作家对于城市的态度。
   农裔作家的城市情感和写作姿态。对于根在乡村,后来由于种种缘由安家落户于城市的他们来说,在城市的生活需要一个漫长的适应过程。由最初怀念乡村,一味的批判和质疑,到后来逐渐适应了城市生活之后表现出的对于城市文明的赞赏和认同,其间是一种复杂的存在。
   农裔作家创作的意义和局限。农裔作家对于城市的书写有着其特定的文学史意义,是对于城乡二元对立体制的突破。然而相较于城籍作家的作品而言,其缺点也是不容忽视的。但是笔者认为,随着农裔作家在城市的长久居住,城市经验的日积月累,还是有可能开辟出城市文学的另一方天地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