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中数学新课导入的教学策略研究
【6h】

初中数学新课导入的教学策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1.研究的背景

2.研究的内容

3.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文献综述和概念界定

1.1 国外研究情况

1.1.1 教学过程理论研究

1.1.2 学习理论的研究

1.1.3 新课导入环节的研究

1.2 国内相关学者的研究

1.2.1 启发式教学研究

1.2.2 有效教学研究

1.3 相关研究评析

1.4 新课导入的概念界定

1.5 理论依据

1.5.1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1.5.2 加涅的教学理论

1.5.3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第二章 新课导入环节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分析

2.1 初中数学新课导入环节存在的问题

2.1.1 导入方式单调枯燥

2.1.2 导入时间把握不当

2.1.3 导入内容偏离目标

2.1.4 导入语句言不达意

2.1.5 导入衔接存在忽略

2.1.6 导入成教师独角戏

2.2 问题现状分析

2.2.1 教学观念层面

2.2.2 知识结构方面

2.2.3 方法论层面

第三章 新课导入相关改善性建议

3.1 新课导入原则

3.2 优化数学课堂导入方式的分类

3.2.1 发现式导入法

3.2.2 趣味式导入法

3.2.3 衔接式导入法

3.2.4 类比式导入法

3.2.5 直观式导入法

3.2.6 游戏式导入法

3.2.7 教学歌诀导入法

3.2.8 设疑式导入法

第四章 初中数学新课导入对教学效果影响的实验

4.1 实验目的

4.2 实验设计

4.2.1 被试

4.2.2 实验材料

4.2.3 测试材料

4.3 实验过程

4.3.1 实验之前数学成绩测试

4.3.2 实验

4.3.3 后测

4.4 实验成果

4.4.1 教师方面

4.4.2 学生方面

4.4.3 教学方面

第五章 初中数学新课导入的案例举要

5.1 数与代数

5.1.1 概念学习

5.1.2 公式与性质、法则的学习

5.2 空间与图形

5.2.1 空间与图形的概念学习

5.2.2 命题的学习

第六章 结语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教师这一要素,尤其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对教学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本人具有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经历,深感课堂导入对一节课的意义所在。因此,本人将研究聚焦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上。 本文借助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等有关理论总结了设计导入应遵循的原则;通过课堂观察、师生访谈归纳出导入环节存在的问题,并利用有关理论进行了成因分析;借助案例分析法,选择初中代数、几何导入的典型案例予以分析。本论文的研究有助于改变教师对导入功能的固有看法,驱使他们改变教学行为。由于导入环节处于一节课的起始位置,一定程度上导入的优劣决定整节课的教学成败。 本文根据当前的教育教学理论,比较已有的研究成果,对一线数学教师的常用导入活动、导入方式进行分析,通过调查学生、访谈老师和讨论,认识到对课堂导入活动进行研究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在实践的基础上,归纳和总结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活动设计的一些典型案例,总结并探索出导入活动设计的一些常用途径和教学建议,提出了课堂导入设计与课堂操作的注意事项。 实际的研究证明,合理的课堂教学设计,特别是对导入活动有针对性的设计,能迅速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大大激发同学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研究过程中也提高了教材处理、课堂管理等综合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