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学女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质性研究——基于女性主义理论视角
【6h】

中学女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质性研究——基于女性主义理论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基于个人生活经历

1.1.2 基于中学女教师职业困境的现实考虑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父权制社会

1.2.2 女性主义理论的研究

1.2.3 关于教师职业生涯的研究

1.2.4 已有研究的不足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调研概况

1.4.1 调研学校的选择

1.4.2 调研学校概况

1.4.3 调研教师基本情况

第2章 男女是否有别:男女教师教育现场的横向观察

2.1 男女教师在职位选择上的性别差异

2.1.1 女文男理:任教学科选择上的性别差异

2.1.2 女人教低年级、男人教高年级:教育学段中的性别差异

2.1.3 女性包围农村:不同学校类型中的性别差异

2.2 男女教师在教育方式中的性别差异

2.2.1 班级名片中的性别密码:男女教师教育理念的比较

2.2.2 教研活动中的角色扮演:男女教师教学设计的比较

2.2.3 讨论会上的话语呈现:男女教师思维方式的比较

第3章 做女教师更难:中学女教师职业生涯的纵向发展历程

3.1 事业型女教师案例分析

3.1.1 雷厉风行的黄老师

3.1.2 心怀愧疚的魏老师

3.1.3 事业型女教师现状小结:努力了也未必能进步

3.2 家庭型女教师案例分析

3.2.1 知足常乐的杨老师

3.3.2 随遇而安的李老师

3.2.3 家庭型教师现状小结: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放弃?

3.3 冲突型女教师案例分析

3.3.1 纠结痛苦的唐老师

3.3.2 濒临崩溃的廖老师

3.3.3 冲突性女教师现状小结:曾经的辉煌却成为了幸福的枷锁

3.4 中学女教师职业发展的现实困境

3.4.1 多重角色冲突

3.4.2 玻璃天花板现象

3.4.3 性别刻板印象

第4章 教育中的“第二性”:中学女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女性主义文化分析

4.1 四对夫妻教师职业人生的案例分析

4.1.1 王老师和张老师的职场差距

4.1.2 杨老师和唐老师的分居之痛

4.1.3 杨老师和董老师的调迁之路

4.1.4 邓老师与梁老师的退休计划

4.2 性别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

4.2.1 男强女弱的文化传统观念

4.2.2 回归家庭的社会舆论渲染

4.2.3 生育、退休的社会制度制约

4.3 性别文化在学校生活中的表现

4.3.1 男将女兵的学校管理模式

4.2.2 男高女低的职业形象定势

4.3.3 理性教师的专业评价尺度

4.4 性别文化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

4.4.1 男外女内的劳动分工

4.4.2 贤妻良母的角色限制

第5章 走自己的路:中学女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可能路径

5.1 对均等主义性别观念的反思

5.1.1 均等主义性别观念的表现

5.1.2 均等主义性别观的实质

5.2 对中学女教师性别优势的重新认识和发现

5.2.1 对中学女教师性别优势的重新认识

5.2.2 充分发挥女性优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5.3 创造中学女教师职业发展的多元化路径

5.3.1 给予女教师职业选择的自由权

5.3.2 尊重女教师情感劳动的价值

5.3.3 建立多元化的职业发展评价体系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女教师在教师队伍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她们的职业发展问题逐渐引起教育研究者的关注。本文是一项针对当前中学女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问题的质性研究。通过男女教师的对比研究和三种不同类型女教师的案例研究,再现中学女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种种困境,试图探询影响中学女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性别文化因素,以期为中学女教师自身职业发展寻找一条合适的路径。
  通过研究发现,男女教师在职位选择和教育行为上存在着巨大差异,具体表现为任教学科、学段及区域上的选择差异和教育理念、设计及思维上的性别差异。从职业生涯发展上看,中学女教师在职业生涯发展中面临着比男教师更为严峻的职业困境,如多重角色冲突、“玻璃天花板’’效应、性别刻板印象等。认为影响中学女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性别文化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社会生活方面的“男强女弱”的文化传统观念,“回归家庭”的社会舆论渲染,生育、退休的社会制度制约;学校方面的“男将女兵”的学校管理制度,“男高女低”的职业形象定势,“理性教师”的专业评价尺度和家庭方面的“男外女内”的劳动分工,“贤妻良母”的角色限制等。最后对现行的均等主义性别观念进行反思,并提出了创造中学女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多元化路径,即给予女教师职业选择的自由权;尊重女教师情感劳动的价值;建立多元化的职业发展评价体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