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猪链球菌2型感染相关因子筛选、鉴定及分子特性分析
【6h】

猪链球菌2型感染相关因子筛选、鉴定及分子特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A篇文献综述

第一章猪链球菌研究进展

第二章体内表达细菌毒力基因的分析与鉴定

B篇研究报告

第三章采用IVIAT技术鉴定SS2新的感染相关因子——SS2基因组表达文库的构建及鉴定

摘要

引言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采用IVIAT技术筛选及鉴定SS2新的感染相关因子——SS2基因组表达文库的免疫筛选、鉴定及功能预测

摘要

引言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实时荧光定量RT-PCR比较SS2感染相关因子的体内外表达差异

摘要

引言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新鉴定的SS2感染相关因子的分布分析

摘要

引言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猪链球菌2型新的感染相关因子自溶素的鉴定与分析

摘要

引言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八章猪链球菌调控蛋白HprK的鉴定与分子生物学特性分析

摘要

引言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参考文献

第九章猪链球菌一种新的功能未知的表面蛋白的鉴定与分析

摘要

引言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参考文献

第十章猪链球菌2型三种感染相关因子突变质粒的构建

摘要

引言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博士期间发表及待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有35个血清型(1~34,1/2),其中猪链球菌2型(SS2)可引起猪的急性败血症及相关人员感染而急性死亡。2005年7月在四川再次暴发,倍受世界关注。目前,对SS2毒力因子的研究仍是零散研究,且处于体外研究阶段,主集中于CPS、MRP、EF、SLY、GDH、GAPDH和FBPs等毒力因子的检测及其重组表达蛋白体外功能等,尚不足以揭示SS2感染宿主时的真实情况。本试验运用IVIAT(in vivo induced antigen technology)通量筛选及鉴定SS2感染相关因子,并对部分基因的特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为全面认识SS2感染相关因子在SS2感染过程中的作用铺垫基础。 1 SS2基因组表达文库的构建及鉴定 根据Sanger研究所提供的SS2基因组序列,DNASTAR软件模拟酶切,依酶切产物大小的分布情况,确定合适的限制性内切酶。提取SS2四川流行株基因组DNA,用限制性内切酶部分酶切,调整酶切时间、温度及酶量等条件,确定最适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大体积酶切,回收大小合适的片段。同时酶切表达载体系列(pET30abc),去磷酸化,回收线性化的载体。将基因组酶切片段按适当的比例分别与载体连接,电转化进DH5a,并用载体特异性引物分析片段插入率及其片段大小分布。然后分别提取质粒,将其电转化至高效表达宿主菌BL21(DE3)中,构建出三种基因组表达文库。 2 SS2基因组表达文库的免疫筛选、鉴定及功能预测 制备并采集猪耐过SS2感染的康复血清,将得到的8份康复血清混合,分步与SS2体外表达的抗原(如全菌、菌裂物及胞外蛋白等)结合去除相应的抗体,同时应用间接ELISA监测每一步的吸附效果。将经上述步骤吸附过的血清对SS2基因组表达文库进行筛选,经4轮筛选及4轮鉴定,共筛选出64个阳性克隆。将阳性克隆送公司测序,分析插入的序列,结果表明,其中60个克隆编码48种蛋白,如代谢及能量代谢、分子合成、胞外蛋白、转运蛋白、调控蛋白等及功能未知蛋白。另参照欧洲株P1/7基因组序列,将上述序列进行基因组定位分析,以了解这些感染相关因子在基因组的分布。 3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比较SS2感染相关因子的体内外表达差异 根据已公布的SS2欧洲株P1/7株或加拿大株89/1591株的序列,设计13对感染相关因子(trag,ysirk,abc56,sdh,srt,abc15,orf1616,nlpa,hp10,ptss,cwh,flps)的检测引物,同时以SS2四川分离株ZY05719的gapdh为内参,参照其序列设计引物。体外培养,分别于OD600值为0.1,0.2,0.4,0.6和0.8时收集菌体,提取菌体总RNA,反转录cDNA,荧光定量PCR分析SS2体外培养时mRNA表达水平。体内感染,以微型SPF香猪为动物模型,分别采用静脉和肌肉注射的方式感染ZY05719,感染后于不同时间段采血,从菌血中分离SS2,提取总RNA,反转录cDNA,荧光定量PCR分析SS2体内感染培养时mRNA表达水平。在分别分析体外培养和体内感染的基础上,比较体内增殖时mRNA表达差异。结果表明,体外培养时这些感染相关因子在对数生长期时可瞬时转录,但随即mRNA开始降解,这13个基因的mRNA水平均迅速下降;体内感染时,静脉注射途径:orf1616,trag,nlpa,abc56和flps呈持续上升趋势,abc15,srt,ysirk,hp10和ptss呈先上升后下降,cwh,hprk和sdh呈下降。肌肉注射途径:orf1616,trag,hprk,sdh及/flps呈上升趋势,abc15,nlpa,srt,ysirk,abc56,cwh,hp10和ptss呈下降趋势。体内外增殖时感染因子mRNA转录水平比较结果表明,各感染相关因子在SS2体内感染时,不同感染途径及不同时间段mRNA转录水平不尽一致,其表达水平相对于体外培养时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 4 新鉴定的SS2感染相关因子的分布分析 参考已公布的SS2欧洲株P1/7株或加拿大株89/1591株的序列,设计13对感染相关因子(trag,ysirk,abc56,sdh,srt,abc15,orf1616,hprk,hp10,ptss,cwh,flps)的检测引物,取SS2我国江苏和四川流行株、其它临床分离株和参考株,及猪链球菌1型、1/2型、7型、9型及C群,共39株,分别以其DNA为模板,PCR扩增。结果表明,在SS2菌株中,除SS2-N和无毒株T15全部阴性,其它不同地区不同年份的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2005年四川分离株(含两人源株)全部呈阳性,1998年江苏分离株HA9801除abc15阴性外,其它因子均阳性,但1998年人源株98012全部阳性。其它猪链球菌,C群链球菌均阴性,SS1、SS1/2、SS7和SS9各有其自身分布特点,不尽一致。 5 SS2新的感染相关因子自溶素的鉴定与分析 根据Sanger研究所公布的SS2型P1/7株的自溶素的基因序列,分2段设计扩增引物以扩出完整orf序列,取SS2我国江苏和四川流行株(HA9801和ZY05719)、人源株(260)、参考株(ATCC43765)和欧洲株(11611),分别以其DNA为模板,PCR扩增,装入T载体测序,分别拼接得出各自完整序列。结果表明,我国流行株的自溶素orf基因全长为3108bp,软件分析结果显示,该蛋白含有6个重复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