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全职主妇”角色适应研究——基于南京城区个案访谈的研究
【6h】

“全职主妇”角色适应研究——基于南京城区个案访谈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评述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第一章 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二、样本情况与资料分析

第二章 从职业女性到全职主妇角色转变过程分析

一、受访女性的基本资料分析

二、职业女性与全职主妇的角色差异分析

三、角色实践中的角色期待和角色冲突

第三章 全职主妇角色适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个体生活情境

二、性别规范和价值观

三、社会政策和法律保护

第四章 讨论与建议

一、增强个体适应能力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三、寻求非正式社会支持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全职主妇”是近年来我国家庭领域内出现的一种新现象,作为一个群体,“全职主妇”正逐步走入了人们的视野范围之内。较长一段时间,国家号召女性参与社会参加工作,对这一群体的存在有意无意做出了一种灰暗处理。随着经济因素的作用逐渐强大,全职主妇体现了多元的性别秩序下的一种选择。对女性自身而言,回归家庭是进步还是倒退,是社会关于女性讨论最多的话题。“全职主妇”作为社会变迁中产生的新现象,讨论多是以考察职业女性的家庭观念为参照,或者从所有女性群体出发来研究女性关于“全职主妇”角色的态度。尚未有专门从全职主妇角色适应视角展开的研究。
   本文的研究是对研究对象的扩展。对于全职主妇来说,从职业女性转变成家庭主妇,意味着远离社会,献身家庭,意味着平凡劳作,可以说是个人生涯的重大转变,在个人的生活秩序和心理层面都产生重大影响。出于家庭生活的需要,家庭分工里女性更胜任家庭工作,这也造成很多负面印象:女性更适合家庭便不那么适合社会工作;女性在家庭的付出是非正式领域的因此被看作无价值和理所当然。对女性而言,选择成为家庭妇女还是职业女性,得妇女自己选择。而不应该被动选择。
   相对职业女性而言,全职主妇们社会交往圈缩小,社会活动的减少,经济来源的缺乏,社交活动和评价体系的单一都给女性自身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其自我评价过低,精神活动减少,女性利益被忽视和牺牲。同样作为现代女性的她们,在新的时代背景和信息技术极大改变生活的今天,会有怎样不同的群体角色特征,理所应当成为社会学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笔者采用定性研究方法来探讨女性由职业女性到全职主妇的角色转变,她们曾有过怎样的角色期待;环境的改变,带来了角色适应问题,在适应过程中发生不同层面的角色冲突;出现角色适应的三种状态:适应良好,部分(不)适应,角色不适应。笔者通过个案研究发现,影响适应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微观层面:成长环境,教育程度。中观层面:女性价值观;社会政策和法律保护。
   通过女性视角捕捉“全职主妇”从职业女性到家庭主妇的转变,比较和分析全职主妇和职业女性的角色差异,包括社会交往、评价体系的不同;分析不同个案中全职主妇角色适应过程与角色冲突,展现全职主妇角色适应过程以及产生的问题(角色冲突)对全职主妇角色适应影响因素分析。展现她们内心的细腻、真实感受,能够为婚姻家庭和性别角色研究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分析其角色适应状况本文并且通过呈现适应过程,分析产生影响的因素,为社会工作实务和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最后,从女性自身、社会政策层面提出促进女性个人和家庭和谐的建议。为了解女性真实需求的社会实务工作给予参考,以期有利于在更广泛的领域改善妇女的社会地位和生活质量,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