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拮抗酵母菌的筛选、鉴定及对葡萄冷藏品质的影响
【6h】

拮抗酵母菌的筛选、鉴定及对葡萄冷藏品质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词

1 文献综述

1.1 果蔬采后病害防治的研究现状

1.1.1 化学方法

1.1.2 物理方法

1.1.3 生物学方法

1.2 拮抗酵母菌的分离与筛选

1.3 拮抗酵母菌防效的优化

1.3.1 几种拮抗菌混合使用

1.3.2 使用佐剂

1.3.3 添加低剂量化学杀菌剂

1.3.4 添加某些金属离子

1.3.5 生理与遗传调控

1.3.6 与其他处理方法或者添加物相结合

1.4 拮抗酵母菌商业化应用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前景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样品

2.1.2 培养基

2.1.3 供试菌株及悬浮液制备

2.1.4 仪器与设备

2.2 方法

2.2.1 拮抗酵母菌的分离纯化

2.2.2 拮抗菌的筛选

2.2.3 酵母菌CM2的形态特征

2.2.4 生理生化特征测定

2.2.5 2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

2.2.6 酵母菌培养条件优化

2.2.7 酵母菌最佳浓度的确定

2.2.8 酵母菌的增强效果试验

2.2.9 不同处理对葡萄冷藏效果的影响

2.2.10 葡萄冷藏期间生理指标的测定

2.10.11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酵母菌的分离与筛选

3.1.1 酵母菌的分离

3.1.2 筛选

3.2 拮抗酵母菌CM2的鉴定

3.2.1 拮抗酵母茵CM2的形态特征

3.2.2 拮抗酵母菌CM2的生理生化特征

3.2.3 2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

3.3 拮抗酵母菌CM2的培养条件优化

3.3.1 酵母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3.3.2 培养基优化

3.3.3 碳源优化

3.3.4 正交试验

3.4 拮抗酵母菌CM2的最佳浓度确定及增强效果试验

3.4.1 拮抗酵母菌CM2的最佳浓度确定

3.4.2 添加水杨酸(SA)对拮抗酵母菌CM2抑菌能力的影响

3.4.3 添加碳酸氢钠(SBC)对拮抗酵母菌抑菌能力的影响

3.5 拮抗酵母菌CM2处理对葡萄冷藏效果的影响

3.5.1 冷藏后葡萄感官品质的变化

3.5.2 冷藏后葡萄穗轴果梗褐变指数的变化

3.5.3 冷藏期间葡萄腐烂率的变化

3.5.4 冷藏期间葡萄落粒率的变化

3.5.5 冷藏期间葡萄失重率的变化

3.5.6 冷藏期间葡萄可溶性固形物的变化

3.5.7 冷藏期间葡萄可滴定酸的变化

3.5.8 冷藏期间葡萄维生素C的变化

3.5.9 冷藏期间葡萄还原糖的变化

3.5.10 冷藏期间葡萄可溶性蛋白质的变化

3.5.11 冷藏期间葡萄呼吸强度的变化

3.5.12 冷藏期间葡萄质地参数的变化

4 讨论

4.1 拮抗酵母菌CM2的分离及筛选

4.2 拮抗酵母菌CM2的鉴定

4.3 拮抗酵母菌CM2的培养条件优化

4.4 拮抗酵母菌CM2的最佳浓度确定及增强效果试验

4.5 拮抗酵母茵CM2处理对葡萄冷藏效果的影响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利用拮抗酵母菌替代或降低化学杀菌剂的使用对果蔬采后病害防治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商业化的生防菌制剂的效力还不能与化学杀菌剂相比。因此,本文旨在筛选出新型高效的拮抗酵母菌株,研究其生物学特性以及对果蔬采后病害的抑制效果,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本试验从南京市马群草莓生产基地的草莓的果实、伤口、叶片以及根际土壤上共分离筛选了85株酵母菌。经过离体和活体试验,筛选出一株能够有效防治果蔬采后灰霉病的拮抗酵母菌——CM2。
   2、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试验,并结合26S rDNA D1/D2区序列分析鉴定拮抗酵母菌CM2为葡萄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
   3、酵母菌的生长曲线试验结果表明:CM2土豆培养基28℃培养,10h进入对数生长期,18h进入稳定期,符合单细胞生长曲线的规律。酵母菌CM2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拮抗酵母菌CM2的最适培养基为土豆培养基,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适培养条件为:接种量为10%,温度24℃,初始pH为7,装液量为25mL(250ml三角瓶),培养时间为20h。
   4、通过不同浓度CM2酵母菌悬液处理打孔后的葡萄,发现菌悬液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好,最佳浓度为1×108 cfu·mL-1,其病斑直径比对照组小了37.6%。用2mmol·L-1的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或者2%的碳酸氢钠(sodium bicarbonate, SBC)结合1×108cfu·mL-1 CM2酵母菌悬液,处理打孔后的葡萄,病斑直径比CM2单独处理分别下降了9.0%和10%,说明SA和SBC能够增强酵母菌CM2对葡萄采后灰霉病的防效。
   5、喷淋1×108 cfu·mL-1浓度的CM2酵母菌悬液、CM2结合2mmol·L-1的SA、CM2结合2%的SBC处理的巨峰葡萄在1℃(±1℃)、相对湿度(RH)90~95%下冷藏,研究结果表明,以CM2结合2%的SBC处理过的巨峰葡萄品质保持的最好,而CM2结合2mmol·L-1的SA的处理稍微差一些。这些处理虽然没有显著地维持可溶性固形物以及维生素C的含量,但能明显降低葡萄的腐烂率、失重率以及落粒率,能较好地保持可滴定酸、蛋白质和还原糖在果实中的含量,果实的色泽、硬度、弹性、凝聚性,胶粘性、耐嚼性和回复力也得到了较好地维持,从而提高了果实的品质,延长了葡萄的贮藏寿命。
   上述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酵母菌CM2防治果实采后病害奠定了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