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运用Padlock探针和LAMP技术检测瓜类细菌性角斑病菌
【6h】

运用Padlock探针和LAMP技术检测瓜类细菌性角斑病菌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瓜类细菌性角斑病菌的研究进展

1 发生与分布

2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致病规律及危害

3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防治

4 甜瓜细菌性叶斑病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病原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1 几种常见的和新的免疫检测技术

2 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第一章 应用Padlock探针检测瓜类细菌性角斑病菌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二章 运用LAMP检测瓜类细菌性角斑病菌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丁香假单胞菌黄瓜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lachrymans)引起的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在世界范围内皆有发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同时也引起甜瓜细菌性叶斑病,是一种种传病害。近年来在中国逐渐发展严重,危害严重时会造成严重减产。所以建立高效,快捷,操作简单的检测技术是防止此病原菌传播的有效手段。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bacterial fruit blotch)的病原菌为西瓜嗜酸菌(Acidovoraxcitrulli),是一种危害西瓜和甜瓜的世界检疫性种传病害。丁香假单胞黄瓜致病变种和西瓜嗜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和在甜瓜上的发病症状很相似,很难用肉眼和传统的检验检疫方法将两者区分。
  本研究运用Padlock探针和LAMP两种检测方法,设计了针对丁香假单胞菌黄瓜致病变种甜瓜株系的特异性探针和LAMP,针对黄瓜株系的特异性探针和LAMP。同时进行了特异性验证,灵敏度验证,模拟种子带菌检测和实际样品检测。并将探针与Macroarray技术结合进行了病原菌的高通量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这2条探针和2套LAMP均能把所有的参试菌株的这两个株系的菌株彼此区分。模拟种子带菌检测率都能达到0.1%(1/1000),将探针与Macroarray技术结合进行实际样品检测,对市售的甜瓜种子和黄瓜种子进行检测,从205份市售甜瓜种子检测到7份种子带菌,而19份市售的黄瓜种子没有检测到带菌信号。Padlock探针和LAMP的灵敏度最高达到100fg/μL。
  本研究在丁香假单胞菌黄瓜致病变种甜瓜株系设计的Padlock探针和LAMP,能较好地将丁香假单胞黄瓜致病变种甜瓜株系和西瓜嗜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区分,为检测瓜类细菌性果斑病提供了更多的方法。
  同时在丁香假单胞菌黄瓜致病变种黄瓜株系和甜瓜株系设计的Padlock探针和LAMP,均能把所有参试的这两个株系的菌株彼此区分。建立了丁香假单胞菌黄瓜致病变种的高通量检测,通过将探针与Macroarray技术相结合。同时为证明黄瓜株系和甜瓜株系可能为不同致病变种提供了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