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华鳖幼鳖鱼粉替代蛋白源的初步研究
【6h】

中华鳖幼鳖鱼粉替代蛋白源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语表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中华鳖的生物学特性

2 中华鳖营养需求的研究进展

2.1 蛋白质和氨基酸

2.2 脂类

2.3 碳水化合物

2.4 维生素

2.5 矿物质

3 植物与动物蛋白源白替代鱼粉蛋白的研究进展

3.1 动物蛋白源替代鱼粉蛋白的研究进展

3.2 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蛋白的研究进展

4 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在水产饲料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4.1 可替代蛋白原的重要性

4.2 发酵豆粕来源及营养价值

4.3 发酵豆粕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5 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中华鳖幼鳖肌肉营养成分及品质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样品处理

1.3 含肉率与脏体比的测定方法

1.4 营养成分测定方法

1.5 营养品质评价方法

1.6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中华鳖幼鳖含肉率与脏体指数

2.2 中华鳖幼鳖肌肉常规营养成分

2.3 中华鳖幼鳖肌肉氨基酸组成

2.4 中华鳖幼鳖的肌肉营养品质评价

3 讨论

3.1 中华鳖幼鳖含肉率与脏体指数

3.2 中华鳖幼鳖肌肉常规营养成分

3.3 中华鳖幼鳖肌肉氨基酸组成

3.4 中华鳖幼鳖肌肉营养品质评价

4 小结

第三章 中华鳖幼鳖对4种饲料原料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用鳖及养殖条件

1.2 试验饲料的制备

1.3 饲养管理和粪便收集

1.4 指标检测及方法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中华鳖幼鳖对4种蛋白质原料中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

2.2 中华鳖幼鳖对4种蛋白质原料中氨基酸表观消化率

3 讨论

3.1 粪便收集及消化率计算方法的选择

3.2 中华鳖幼鳖对4种饲料原料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

4 小结

第四章 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中华鳖幼鳖生长、体成分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选择

1.2 试验饲料的制备

1.3 饲养与管理

1.4 样品采集

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1.6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酵豆粕替代鱼粉水平对中华鳖幼鳖形体指标的影响

2.2 发酵豆粕替代鱼粉水平对中华鳖幼鳖生长性能的影响

2.3 发酵豆粕替代鱼粉水平对中华鳖幼鳖全鳖常规营养组成的影响

2.4 发酵豆粕替代鱼粉水平对中华鳖幼鳖肌肉常规营养组成的影响

2.5 发酵豆粕替代鱼粉水平对中华鳖幼鳖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3 讨论

3.1 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中华鳖幼鳖形体指标的影响

3.2 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中华鳖幼鳖生长性能的影响

3.3 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中华鳖幼鳖体成分的影响

3.4 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中华鳖幼鳖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4 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在水产养殖动物养殖业中,蛋白质是决定鱼类生长的最关键的营养物质之一,而鱼粉又是水产饲料中不可或缺的优质蛋白源。一般水产配合饲料中可用10%-40%鱼粉,随着水产养殖的发展,鱼粉需求扩大,但是因气候、捕捞等问题的影响,导致鱼粉求过于供价格上涨。因此,当务之急是寻找廉价而又来源丰富的鱼粉蛋白源替代品。本文选用中华鳖幼鳖为研究对象,探索替代鱼粉的蛋白源并找出最适替代水平,同时为开发中华鳖幼鳖优质蛋白源提供科学依据。
  1.中华鳖幼鳖肌肉营养成分与品质评价
  测定中华鳖幼鳖(平均178.6±19.68g)的肌肉营养成分,并对其进行了品质评价。结果表明,中华鳖幼鳖脏体比和含肉率分别为10.31%和14.65%。中华鳖幼鳖肌肉(鲜样)中水分、粗脂肪、粗灰分、粗蛋白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9.11%、0.81%、1.08%和19.18%。肌肉中共检测出总量为67.77%的16种氨基酸(质量分数,千样),其中7种总量为26.93%人体必需氨基酸(EAA)占氨基酸总量的37.74%;其中EAA的构成比例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的标准。中华鳖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82.47%,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为4种鲜味氨基酸(DAA)总量为27.92%(干样),其中特征性的鲜味氨基酸是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占干物质含量的18.89%。研究结果显示,中华鳖幼鳖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丰富平衡的氨基酸,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研究成果为开发中华鳖幼鳖配合饲料提供理论依据。
  2.中华鳖幼鳖对4种饲料原料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
  研究中华鳖幼鳖对蚕蛹、发酵豆粕、肉骨粉和玉米蛋白粉4种饲料原料中粗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试验饲料70%基础饲料和30%待测饲料原料组成,并以0.5%三氧化二铬(Cr2O3)为外源指示剂。选取了平均体重(120±1.5g)的中华鳖幼鳖150只,随机分成5组(含基础饲料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投喂试验饲料养殖5周,采用虹吸法收集粪便进行表观消化率测定。结果表明:1)中华鳖幼鳖对内骨粉、发酵豆粕、蚕蛹中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90.57%、86.34%、85.75%,显著高于玉米蛋白粉的75.98%(P<0.05)。2)动物性蛋白质源中,中华鳖幼鳖对蚕蛹中总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较高,为92.44%;植物性蛋白质源中,中华鳖幼鳖对玉米蛋白粉中总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较高,为96.56%;3)中华鳖幼鳖对肉骨粉的总氨基酸表观消化率最低,仅为82.48%。综合分析得出,蚕蛹可作为中华鳖幼鳖的优质动物性蛋白质源,发酵豆粕可作为中华鳖幼鳖较好的植物性蛋白质源。本研究对评价不同饲料蛋白源的营养价值,以及开发中华鳖替代鱼粉的配合饲料提供参考和依据。
  3.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中华鳖幼鳖生长、体成分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研究不同水平的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中华鳖幼鳖形体指标、生长性能、体成分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饲料分为4组,每组替代水平为0%、5%、10%、15%。结果表明:1)当发酵豆粕替代鱼粉水平为10%时,生长最好且体型和内脏没有显著影响(P>0.05);当发酵豆粕替代鱼粉水平为5%、10%和15%时中华鳖的成活率、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2)发酵豆粕替代鱼粉水平在0%-15%之间时,中华鳖幼鳖全鳖和肌肉的粗蛋白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10%替代组中华鳖幼鳖的体蛋白含量和肌肉蛋白含量最高,分别为67.46%和80.88%,且都略高于对照组;当10%替代组的全鳖和肌肉的粗脂肪最低,分别为4.29%和8.78%;10%替代组全鳖和肌肉的灰分与对照组差异甚小;钙含量都略高于对照组。3)各替代组血清总蛋白、葡萄糖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替代组的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相比对照组合量差异不显著(P>0.05),且各替代组的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都略低于对照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随着发酵豆粕替代水平的增加,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含量都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综合分析得出,在中华鳖幼鳖配合饲料中,发酵替代鱼粉的适宜水平为15%。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