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大豆进口市场势力分析
【6h】

中国大豆进口市场势力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说明

2.1.1 市场势力

2.1.2 大豆风波

2.1.3 金融危机

2.2 市场势力的分析方法

2.3 文献回顾

2.3.1 中国大豆供需现状及政府的大豆政策

2.3.2 中国大豆进口现状及相关研究

2.3.3 中国大豆进口市场势力研究现状

2.3.4 文献评述

第三章 世界大豆市场供给与需求分析

3.1 国际大豆供给市场分析

3.2 国际需求市场分析

3.3 大豆国际市场价格指数与市场份额的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大豆进口市场势力实证分析

4.1 理论基础

4.2 实证分析

4.2.1 实证模型构建

4.2.2 数据选取与来源

4.2.3 单位根与协整检验

4.2.4 回归结果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中国作为大豆的起源国,历史以来一直是世界大豆主产国之一,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中国还保持着其世界第一大豆出口国的位置,但是以1996年为分水岭,中国大豆国际贸易经历了由大量出口向大量进口迅速转变,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大豆进口数量直线上升,2000年的数据显示,中国大豆进口数量达到了1042万吨,比1999年的432万吨增长了2.4倍,增长速度达到了历史最高点,而2012年又在2000年的基础上增加了5倍达到了5838万吨。中国大豆进口的高速增长态势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根据产业组织理论,在不完全竞争环境下,当一国进口或出口份额明显高于其他国家时,必然会引起市场价格的偏离,由此产生市场势力。那么作为当前世界第一大大豆进口国,中国是否具有强而有力的市场势力,是否能够影响国际市场大豆价格的形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测度中国在大豆贸易市场的市场势力,研究首先对大豆国际贸易的两个市场进行了分析,在大豆出口市场上,美国、巴西、阿根廷三国历年来大豆出口量之和约占全球大豆出口总量的90%左右,几乎控制了整个市场的大豆货源;在大豆进口市场上,中国赶超欧盟,居于全球大豆进口首位,2012年中国进口了5838万吨大豆,占世界大豆进口总量的62%,而这其中95%以上进口来自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由此可以说,美国、巴西和阿根廷基本控制了中国的大豆进口,但是由于中国当年进口的大豆数量分别占美国、巴西和阿根廷当年大豆总出口数量的60%、74%和96%,也可以中国是三国所要争取的最主要的目标客户。特别是近几年,巴西市场份额的增加,中国主要进口来源国从美国向巴西和阿根廷过渡,也加剧了市场的竞争。这种竞争性的加剧对中国这样一个进口大国而言无疑会增加其价格谈判的话语权。
  在市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以Krugman(1986)提出的基于进口商行为的Pricing To Market(简称PTM)理论为基础,选取2000年1月到2012年12月的面板数据并加入国内豆油豆粕价格的影响因素来分析中国大豆进口市场结构,此外,又通过计算中国大豆进口价格受各国汇率变动的影响水平进而测度其市场势力的大小。
  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具有很强的潜在市场势力,但是由于信息机制不完善,再加上“四大粮商”和CBOT全球定价中心的地位,使得中国很难将潜在的市场势力转化为实际的市场势力。根据以上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文章在最后为中国大豆进口提出了合理、有效的的政策建议。

著录项

  • 作者

    马绍华;

  •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
  • 学科 国际贸易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易福金;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752.652;
  • 关键词

    大豆产业; 进口贸易; 市场势力;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