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鞘内注射不同剂量雷帕霉素对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机械痛阈和脊髓mTOR/S6K表达的影响
【6h】

鞘内注射不同剂量雷帕霉素对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机械痛阈和脊髓mTOR/S6K表达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个人简历

缩略词表

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mTOR在疼痛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综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题目

临床培训小结

致谢

声明

论文审阅认定书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脊髓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在痛觉敏化过程中表达的变化,以及鞘内注射不同剂量雷帕霉素对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NP)大鼠机械痛阈和脊髓mTOR、S6K表达的影响,探讨mTOR在DNP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
  方法:取40只180-220g 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n=20)和糖尿病组(D组,n=20),C组腹腔注射枸橼酸-枸橼酸钠缓冲液6ml/kg作为造模对照,D组腹腔注射链脲霉素(60mg/kg)行糖尿病造模。于第造模前、造模后每3天测定机械痛阈,造模后3天及每周测定大鼠体重血糖至第四周;并且于造模前、造模后1、2、3、4周分别取4只大鼠脊髓腰膨大组织,应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脊髓mTOR及p-mTOR表达的变化;
  另取鞘内置管成功的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NC组)腹腔注射枸橼酸-枸橼酸钠缓冲液6ml/kg作为造模对照,糖尿病溶剂对照组(DV组)、糖尿病雷帕霉素1μg组(DR1组)、糖尿病雷帕霉素3μg组(DR3组)、糖尿病雷帕霉素10μg组(DR10组)均腹腔注射链脲霉素(60mg/kg)行DNP造模。DR1、DR3、DR10组鞘内注射预定量的雷帕霉素(预定剂量的雷帕霉素溶于10μl4%DMSO),NC、DV组鞘内注射10μl4%DMSO,所有组均采用15μl生理盐水冲管,于第四周开始治疗,连续治疗7天。鞘内置管前、糖尿病造模前、造模后1周、2周、3周、治疗后1天、3天、5天、7天测定机械痛阐,血糖与体重测量同第一部分。最后一次行为学测试结束后,脱臼处死大鼠,取脊髓腰膨大组织WesternBlotting技术检测mTOR、p-mTOR、S6K、p-S6K蛋白的表达变化,RT-PCR技术检测mTOR、S6K mRNA表达变化。
  结果:1.糖尿病大鼠机械痛阈及mTOR蛋白表达的变化:与造模前或C组比较,D组机械痛阈于造模后9天开始下降,于造模后21天下降到最低点,并稳定于这一状态(P<0.01);相对于同周龄正常大鼠,与造模前比较,糖尿病大鼠脊髓mTOR在造模后2周开始升高,而p-mTOR在造模后1周开始增高,并且均在造模后3-4周显著增高(P<0.01)。
  2.鞘内注射不同剂量雷帕霉素对DNP大鼠机械痛阈和脊髓mTOR、S6K表达的影响:与造模前比较,DV、DR1、DR3、DR10组在造模后3周MWT显著减低(p<0.01);而雷帕霉素治疗7天后,DR1、DR3、DR10组MWT显著高于DV组,且MWT DR10组高于DR1组(p<0.01)。与NC组比较,DV组mTOR、S6K mRNA、mTOR、S6K蛋白及其磷酸化产物表达显著增高(p<0.01)。与DV组比较,DR1、DR3、DR10组mTOR、S6K mRNA、mTOR、S6K蛋白及其磷酸化产物显著降低,且其表达在DR1、DR3、DR10三组依次降低,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
  结论:1.大鼠脊髓mTOR上调并活化可能是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之一。2.鞘内注射雷帕霉素抑制mTOR和S6K的表达与磷酸化,并上调机械痛阈。3.雷帕霉素1、3、10μ g均可有效的mTOR的活动,缓解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并且呈剂量相关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