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教师教育专业化课程标准体系研究
【6h】

教师教育专业化课程标准体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1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3.1 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3.2 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难点及创新之处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教师教育专业化课程标准体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梳理

2.1.1 教师教育专业化

2.1.2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2.2 从专业化发展视角看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历史与现状

2.2.1 发达国家教师教育专业化课程设置的历史与现状

2.2.2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课程设置的历史与现状

2.3 从专业化发展视角看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面临的问题

2.3.1 对教职专业类课程设置的重视不够

2.3.2 缺乏对学生从教技能的培养

2.3.3 教育实践课程的机会和时间相对较少

2.4 关于完善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课程设置的建议

2.4.1 实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国际化与信息化

2.4.2 加人选修课比重,实现课程结构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2.4.3 注重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学科课程的融合

2.4.4 重构教育学科课程,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课程的融合

2.4.5 注重教育基础理论课程与“新”教育理论课程的结合

第3章 构建教师教育专业化课程标准体系的探索

3.1 教师教育专业化课程标准研究的可行性

3.1.1 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

3.1.2 教师教育大学化的要求

3.1.3 构建教师教育专业化课程标准的国际紧迫性

3.2 教师教育专业化课程标准构建的理论基础

3.2.1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3.2.2 现代课程观

3.2.3 教师教育质量观

3.3 教师教育专业化课程标准体系构建的具体内容

3.3.1 教师教育专业化化课程标准构建的指导原则

3.3.2 教师教育专业化课程目标标准构建

3.3.3 教师教育专业化课程结构标准构建

3.3.4 教师教育专业化课程内容标准构建

3.3.5 教师教育专业化课程实施标准构建

3.3.6 教师教育专业化课程评价标准构建

3.4 借助认证机构规范教师教育,构建标准的终端准出认证: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3.4.1 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为教师的准出提出了基本的标准

3.4.2 教师资格标准的确立维护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规格、水准及效用

3.4.3 取消教师资格终身制度,实行定期认证

3.4.4 创新的教师资格认证——介入ISO质量标准体系认证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当今社会,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逐渐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时代课题。根据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的要求,强力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尤其是进一步改革与调整教师教育课程,对于当前教师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据此,制订符合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要求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建立新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就成为应对改革的重要途径。
   长期以来,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逐渐突显出的一系列问题,比如课程结构僵化、课程体系封闭、课程内容陈旧、知识脱离实践等,我们应当认识到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是势在必行的。一方面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应与教师专业标准相互协调,通过教师教育课程的变革来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与质量;另一方面通过教师专业标准来引领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共同推进教师教育改革。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体系提供教师教育机构设置课程的基本框架、内容范围和使用方法及其要求,对教师教育课程科目,课程结构及课程评价等做出纲领性的规定。借鉴发达国家教师教育专业化课程发展道路上的成功经验,本文在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现代课程理论与教师教育质量观的理论支撑下主要对教师教育专业化课程标准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依据课程标准建立的原则,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几个方面分别构建了一系列可供参考的标准。尤其是在课程评价标准构建中提出引入ISO质量标准体系,以合格教师的准出体系——教师资格认证体系作为制度保障。
   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构建,一方面需要考虑教师教育专业性质,把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学科专业课程、普通文化知识课程、教育技能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还需要根据标准的培养目标来确定各类课程的基本结构、内容、学时安排、权重比例等,并选择合适的教师教育课程实施策略,最终以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作为保障,通过合格教师资格认证的准出制度为我国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培养出高质量的合格教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