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蛋黄中叶黄素分离纯化及功能性质研究
【6h】

蛋黄中叶黄素分离纯化及功能性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绪论

1.1 叶黄素的概述

1.1.1 叶黄素的性质和结构

1.1.2 叶黄素的保健功能

1.2 国内外有关叶黄素开发以及应用性的研究概况

1.3 本课题立题背景和意义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动物

2.1.3 主要试剂

2.1.4 主要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有机溶剂萃取法提取蛋黄中叶黄素

2.2.2 叶黄素检测方法

2.2.3 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

2.2.4 蛋黄中叶黄素分离纯化实验流程

2.2.5 磷脂脱除

2.2.6 皂化

2.2.7 叶黄素萃取

2.2.8 硅胶柱层析

2.2.9 温度对叶黄素稳定性的影响

2.2.10 pH值对叶黄素稳定性的影响

2.2.11 光照对叶黄素稳定性的影响

2.2.12 抗坏血酸对叶黄素稳定性的影响

2.2.13 氧化剂对叶黄素稳定性影响

2.2.14 还原剂对叶黄素稳定性影响

2.2.15 食用酸对叶黄素稳定性的影响

2.2.16 防腐剂对叶黄素稳定性的影响

2.2.17 蛋黄中叶黄素清除DPPH自由基试验

2.2.18 水杨酸法测定蛋黄中叶黄素清除羟自由基(·OH)试验

2.2.19 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蛋黄中叶黄素清除O2·试验

2.2.20 蛋黄中叶黄素对猪油的抗氧化作用

2.2.21 叶黄素对SD大鼠对视网膜和晶状体光损伤的保护作用

3 结果与讨论

3.1 提取溶剂的确定

3.2 单因素实验

3.3 正交实验设计

3.4 皂化条件的确立

3.5 蛋黄中叶黄素分离纯化工艺验证

3.6 蛋黄中叶黄素分离纯化工艺总结

3.7 温度对叶黄素稳定性的影响

3.8 pH值对叶黄素稳定性的影响

3.9 光照对叶黄素稳定性的影响

3.10 抗坏血酸对叶黄素稳定性的影响

3.11 氧化剂对叶黄素稳定性影响

3.12 还原剂对叶黄素稳定性影响

3.13 食用酸对叶黄素稳定性影响

3.14 防腐剂对叶黄素稳定性影响

3.15 叶黄素清除DPPH自由基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3.16 水杨酸法测定蛋黄中叶黄素清除羟自由基(·OH)实验

3.17 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蛋黄中叶黄素清除超氧阴离子(O2·)试验

3.18 蛋黄中叶黄素对猪油的抗氧化作用

3.19 SD大鼠眼睛视网膜抗氧化指标的检测结果

主要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鸡蛋富含人体所需的优良蛋白质、脂类、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中国的鸡蛋消费主要是以鲜蛋为主,蛋品深加工跟国外相比有较大差距。欧、美、日等国对鸡蛋做了较科学的研究,提取其中有用的微量成分,作为营养药物和制药来源等,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价值。本课题以新鲜蛋黄为主要原料,从中提取叶黄素,叶黄素对老年性黄斑变性病(AMD)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通过过滤蓝光和清除自由基对眼睛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寻找蛋黄中叶黄素最佳提取工艺,而后分离纯化出叶黄素,并初步探讨其理化特性,清除自由基,抑制猪油自氧化能力和对视力的保健作用,为鸡蛋的综合利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
   首先对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环己烷、石油醚、丙酮、四氢呋喃、乙醇、乙醚、甲醇10种溶剂的提取效果进行对比实验,其中四氢呋喃效果最好,乙醇次之,石油醚效果最差。而后对混合溶剂优选,结果以乙醇-四氢呋喃的提取效果最佳。最后经过正交实验,结果显示以乙醇-四氢呋喃(2:1),提取温度30℃,1:20的料液比为最佳提取工艺。
   基于蛋黄体系的特点和叶黄素独特的结构,制定了蛋黄中叶黄素提取工艺流程,纯化出的叶黄素经过HPLC鉴定,其纯度为73.9%。
   对叶黄素的理化特性研究表明,叶黄素对光照敏感;温度不超过100℃时对其影响不大,但高温长时间处理对其影响较大;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比较稳定;其抗氧化性和抗还原性均较好。
   对制备的叶黄素清除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能力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叶黄素能有效地清除这两种自由基,其效果要好于β-胡萝卜素。在猪油的自氧化实验中,在低浓度范围内(<0.2%)叶黄素同样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作用,而且在不超过抗坏血酸浓度的时候与抗坏血酸具有良好的协同抗氧化作用。在叶黄素对视网膜和晶状体光损伤的保护作用的动物实验中,模型组大鼠视网膜和晶状体内部脂质过氧化得到了有效的抑制,并且能够有效地保护视网膜中的SOD,使其能够保持活性。
   综上所述,蛋黄中叶黄素为天然类胡萝卜素,从蛋黄中提取叶黄素为其综合利用提供了一条有效的的途径,尤其从中制备分离出叶黄素为开发高档产品提供了良好的理论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