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潜在风险研究
【6h】

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潜在风险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设计

第二章 公共服务市场化风险的相关理论分析

2.1 公共服务及其市场化的内涵

2.1.1 公共服务的内涵

2.1.2 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内涵

2.1.3 公共服务的分类

2.2 公共服务市场化风险的相关理论支撑

2.2.1 公共选择理论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4 “委托-代理”动态博弈理论

2.2.5 寻租理论

2.2.6 风险理论

第三章 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实践中的风险识别

3.1 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背景介绍

3.1.1 政府失灵—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现实要求

3.1.2 民营经济发展—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经济基础

3.1.3 政策扶持—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制度原因

3.2 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实践的模式

3.2.1 国有资产出售

3.2.2 公私合作模式

3.2.3 使用者付费

3.2.4 合同外包

3.2.5 内部化

3.2.6 凭单制

3.3 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实践的风险分析

3.3.1 经济风险

3.3.2 政治风险

3.3.3 社会风险

3.3.4 道德风险

3.3.5 公共服务市场化风险的因素分析

第四章 国外公共服务市场化风险控制的经验与借鉴

4.1 拉美国家公共服务市场化风险控制的经验与借鉴

4.2 英国公共服务市场化风险控制的经验与借鉴

4.3 法国公共服务市场化风险控制的经验与借鉴

4.4 韩国公共服务市场化风险控制的经验与借鉴

4.5 美国公共服务市场化风险控制的经验与借鉴

第五章 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风险控制的政策设计

5.1 增强政府公共服务意识

5.1.1 政府决策意识系统化

5.1.2 强化行政人员伦理建设

5.2 准确定位政府职能

5.2.1 政府角色性质定位准确化

5.2.2 政府职能行为定位准确化

5.2.3 政府技术支撑成熟化

5.3 依据公共服务性质,灵活构建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5.3.1 政府权威型供给模式

5.3.2 市场商业性型供给模式

5.3.3 社会自愿性供给模式

5.4 完善公共服务市场化环境

5.4.1 公共服务市场化运作的适度化

5.4.2 市场竞争环境有序化

5.5 有效的政府社会管制

5.5.1 政府管制内容的多样化

5.5.2 政府社会管制的规范化

5.5.3 政府社会管制的体制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为了缓解政府出现的信用危机、管理危机和财政危机,而进行一系列大规模的政府改革运动,其中一项重要的举措就是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我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政府“划桨”与“掌舵”不分,是公共服务的唯一提供者,造成公共资源的严重浪费以及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低下。市场经济及经济全球化要求政府放宽市场准入,打破行政垄断,实行公共服务市场化。公共服务市场化对于提高公共服务的生产与供给效率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但是民营企业的自利性与公共服务公益性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无法缓解的矛盾,公共服务市场化在提高供给效率增加社会福利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可忽略的公共风险。公共服务市场化的风险,而且一旦出现这些风险,市场改革的成果就会适得其反,往往被人们所忽略。西方主流意识形态有意或无意地忽略公共服务市场化的风险,更加剧了人们对公共服务市场化的理解的偏颇,并且已在实践中导致了灾难性后果。 本文立足我国实际国情,通过大量的文献调查,总结出了公共服务及其市场化的内涵,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及其风险的理论基础、现实背景和实践模式,介绍了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的经济风险、政治风险、社会风险和道德风险,并根据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现状,吸取和借鉴国外公共服务市场化风险控制的教训和经验,提出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风险控制的具体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