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中心区高校机动车停车泊位共享特性及分配优化方法
【6h】

城市中心区高校机动车停车泊位共享特性及分配优化方法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中心城区停车研究

1.2.2 共享停车研究

1.2.3 高校停车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对象和目标

1.3.2 研究主要内容

1.3.3 研究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中心城区高校共享停车适应性分析

2.1 高校共享停车类型与要素

2.1.1 高校共享停车类型分析

2.1.2 共享停车实施条件

2.2 高校停车特性调研

2.2.1 调研内容

2.2.2 调研方法

2.3 中心区高校停车特性分析

2.3.1 中心区高校停车特征与意向

2.3.2 高校共享停车可行性及建议

2.4 中心区典型社会配建停车场特性分析

2.4.1 典型用地基本停车特征与意向

2.4.2 社会配建停车场共享可行性及建议

2.5 中心区高校共享停车适应性分析

2.5.1 共享停车适应性分析方法与步骤

2.5.2 中心区共享停车适应性分析实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校共享停车实时需求预测

3.1 传统停车需求预测方法

3.2 时间序列实时预测模型

3.2.1 单变量自回归预测模型

3.2.2 基于进出车辆与泊位利用率的向量自回归预测模型

3.3 时间序列模型预测实例

3.3.1 单向量自回归预测模型

3.3.2 向量自回归预测模型

3.3.3 模型结论与效果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校共享停车实施策略

4.1 高校共享停车泊位分配双层模型

4.1.1 共享分配模型上层——决策层

4.1.2 共享停车场选择行为模型

4.1.3 共享分配模型下层——分配层

4.2 高校共享停车分配实例

4.2.1 构建共享停车场选择行为模型

4.2.2 共享停车分配模拟及效果分析

4.3 高校共享停车策略保障

4.3.1 共享停车设施要求

4.3.2 共享停车管理机制设置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创新成果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近年来我国静态交通的建设明显滞后于城市机动化速度,使得城市特别是城市中心区停车供需矛盾严重。高校作为中心区比较特殊的用地类型,也饱受停车问题困扰。共享停车是指一处停车场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场所提供足够且没有冲突、干扰的停车空间,其能够在只提供有限泊位的基础上满足更多的停车需求,有助于解决包括高校在内的中心城区停车问题。
  本文以城市中心城区高等院校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高校整体特征以及泊位使用特征的调查,解析高校及周边建筑物停车特性,总结判别高校是否能够实施共享停车的。同时研究适合用于预测实时停车需求的方法,在构建合理高校实时停车需求预测模型的基础上,探究共享泊位配置方法,并提出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实现城市中心区高校与其周边停车资源合理配置的目标。
  首先通过现有共享停车研究文献确定高校共享停车类型及影响因素,采用文献提取和现场补充调查相结合的调研方式,着重从停车特征与意向两方面对中心区高校及典型社会配建停车场停车特性进行分析,确定中心区高校实施共享停车的条件和特性,并提出中心区高校共享停车适应性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然后讨论传统停车需求预测方法特征,分析其适用范围,判断预测实时停车需求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引入经济学中常用的时间序列模型,构建单变量自回归时间序列模型和向量自回归时间序列模型,明确构建模型的关键步骤和检验方法,并通过实例对比分析不同模型的拟合与预测效果。
  最后重点提出优先保障本地车辆停放需求的共享停车泊位分配策略,并结合共享策略构建高校共享停车泊位分配模型,给出共享效果的评价指标。利用matlab仿真共享停车分配过程,求解具体实例以验证共享停车策略的可行性,证明共享停车在优化高校及周边停车资源利用的作用。结合高校特殊性和共享停车的应用要求,提出一系列保障措施支撑高校共享停车的开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