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尿激酶联合肝素钠6日强化封管对血透长期留置导管功能不良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6h】

尿激酶联合肝素钠6日强化封管对血透长期留置导管功能不良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主要缩略语注释表

前言

文献综述

1.长期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概述

2.导管血栓、导管周围纤维蛋白鞘的形成机理

3.长期导管功能不良的预防

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1.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2.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

3.强化治疗前后接受的溶栓次数、强化治疗第2、4、6次溶通率

4.干预后首次发生导管功能不良时间、六日内导管功能不良复发率

4.其他不良反应

讨论

1.尿激酶、肝素钠交替封管有效性的讨论

2.封管安全性的讨论

3.研究的局限性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
  导管功能不良是血透用长期留置导管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其主要原因包括导管内血栓形成和纤维蛋白鞘的形成,严重影响透析患者的透析充分性。本研究拟应用强化的尿激酶联合肝素钠交替封管方法,评价其对长期导管功能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1、纳入标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因导管功能不良严重影响透析来医院就诊,既往曾经过尿激酶导管内溶栓治疗。
  2、剔除标准:合并出凝血功能障碍、明确诊断相关静脉狭窄、合并导管感染。
  3、导管功能不良定义:血透导管回抽无血液或血透时血流量低于200 ml/min,需调整体位等干预措施。
  4、强化封管疗法:每日早晨8点尿激酶浓度1万U/ml向动、静脉端导管腔各注入1.5mL封管;傍晚16点肝素钠盐水溶液1000U/ml在动、静脉端管腔内各注入1.5mL封管。
  5、研究方案:以入组时间开始向前到第一次单次溶栓治疗时间为观察时间;调查入组前观察时间内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单次溶栓法发生率)并与强化治疗后等长观察时间内功能不良发生率(强化疗法发生率)进行自身前后对照;统计有效治疗后第一次复发时间与单次溶栓法的差别;描述强化治疗每次溶通率;观察凝血指标PT、APTT、临床出血倾向等发生情况。所有数据经SPSS16.0软件统计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36例患者入选,34例完成试验,(其中有两例患者分别因左头臂干处狭窄和导管位置不当被剔除观察)。总观察时间173.52±146.24天,单次疗法与强化疗法观察时间各86.67±73.05天;强化疗法发生率为9.87%显著低于单次溶栓法发生率50.75%,P<0.01;首次尿激酶溶栓治疗后六天内有88.24%的患者再次发生导管功能不良,强化封管治疗后6天内有17.65%患者再次发生导管功能不良,强化封管治疗后导管功能不良复发率显著降低,P<0.01;强化疗法6次操作中,第2、4、6次操作溶通率分别为29.41%、55.88%、14.71%;入组前患者接受单次溶栓为9.52±7.18次,强化治疗后观察时间内接受单次溶栓为2.21±2.29次,后者明显少于前者P<0.01。观察时间内均无导管感染、临床出血倾向等不良事件发生;PT指标:单次组12.17±2.88s,强化组11.71±2.33s,P>0.05;APTT指标:单次组32.52±8.71s,强化组32.53±3.97s,P>0.05; PLT指标单次组99157.3±55.2×10/L,强化组132.9±38.3×10/L,P>0.05。
  结论:
  尿激酶联合肝素钠6日强化封管能够有效防治导管功能不良,为维持有效透析创造条件;强化疗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并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