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宫颈托预防早产的Meta分析
【6h】

宫颈托预防早产的Meta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文献综述 宫颈托预防早产的研究现状

一、临床资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本研究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客观评价宫颈托预防早产的疗效,及对妊娠及母儿结局的影响,为宫颈托预防早产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NKI、WangFang Data、VIP,收集各数据库建库时间至2016年12月间发表的有关宫颈托预防早产相关研究的文献,依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检索到的所有文献,在回顾全文的基础上对文献进行筛选、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应用Stata12.0统计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合并分析,以危险比(RR)作为合并统计量,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选取相应的合并效应模型,对宫颈托组和对照组的结果分别进行合并统计分析,并按单双胎划分为单胎亚组和双胎亚组进行分析,进一步采用去除权重最大文献的方法进行敏感性分析。使用漏斗图评估发表偏倚。
  结果:本Meta分析共纳入8篇临床研究文献,包括宫颈托组1830例及对照组1849例。
  1.妊娠结局:对宫颈托组与对照组妊娠28周、32周、34周及37周前分娩率进行分析,合并RR(95%CI)值分别为0.78(0.46,1.31);0.92(0.67,1.28);0.74(0.49,1.13);0.79(0.54,1.1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分娩孕周合并WMD(95%CI)值为2.33(1.81,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宫缩抑制剂和激素的使用率比较,合并RR(95%CI)值分别为0.79(0.66,0.94);0.82(0.70,0.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胎膜早破发生风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纳入文献按照单胎和双胎进行亚组分析,单胎及双胎在28周和34周前分娩率合并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新生儿结局:结果显示新生儿体重<1500g及<2500g合并RR(95%CI)值分别为0.88(0.64,1.21);0.90(0.74,1.0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并发症包括RDS、脑室周围白质软化、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合并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篇文献有关平均分娩孕周数据,纳入人群均为宫颈长度<25mm,为进一步分析孕周与新生儿结局关系,将三篇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败血症合并RR(95%)值为0.45(0.2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S、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合并RR(95%)值分别为0.74(0.21,2.66);0.18(0.03,1.0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新生儿结局按照单胎和双胎进行亚组分析,合并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宫颈托预防早产与常规治疗比较,可以有效增加平均分娩孕周;降低宫缩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率;有效降低宫颈长度<25mm孕妇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病率;新生儿并发症包括RDS、脑室周围白质软化、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