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国内大学师生对诊断性口语测试的需求及偏好调查
【6h】

国内大学师生对诊断性口语测试的需求及偏好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诊断性测试旨在发现学习者学习中的优缺点,并提供详细的反馈及指导,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随着语言测试以及促学测试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将目光转向诊断性测试。诊断性测试理论和实践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也大都局限于听力、阅读及写作诊断,极少研究口语诊断,而英语口语能力是中国学生最为薄弱且亟待提高的能力,基于此背景,研究诊断性口语测试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地研制此类测试需要有关学习者的需求和偏好调查作为先导。 本研究旨在调查大学师生对诊断性口语测试的需求及偏好,以及不同背景的师生在需求及偏好上是否存在差异,具体回答以下问题: 1)目前大学口语测试现状如何? 2)大学师生是否需要诊断性口语测试? 3)针对诊断性口语测试,大学师生在诊断内容、诊断形式、诊断时间、反馈内容、反馈提供者及接收者、反馈时间及反馈形式上有什么偏好? 4)不同背景的师生对该测试的偏好是否有差异? 本研究采用问卷及访谈调查形式,问卷依据现有诊断测试理论和二语交际能力理论自主设计,此外,访谈目的是为了追踪问卷结果背后的深层原因。问卷采用问卷星发放,回收有效问卷1214份,其中学生问卷994份,教师问卷220份。12名学生和6名教师参加了访谈。学生及教师背景均包括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高年级和低年级、重点院校及普通院校。研究数据采用SPSS24进行分析。 本研究发现: 1)目前高校口语测试不能令师生满意,大部分师生认为目前口语测试对口语能力的提高无实质性帮助,且大部分口语测试不具备诊断性质及功能; 2)师生对诊断性口语测试都表现出了极大的需求。此外,英语专业、女学生、高年级以及重点高校学生需求更高,教师比学生需求更高; 3)就对诊断性口语测试的偏好而言,大多数师生最希望针对口语语篇、语用以及交际策略能力等方面进行诊断,希望采取直接交流的形式,由英语教师、语言学专家以及有资质的外教进行诊断,并且能够尽快提供详尽的纸质或电子反馈报告; 4)就师生背景而言,不论所教学生背景如何,大部分教师们都持有相同的期望及偏好,极少存在不同群体间的需求及偏好差异。然而,不同背景的学生偏好间存在显著差异,普遍看来,女学生以及英语专业、高年级、重点高校的学生对参加诊断性口语测试更加积极,且希望与专业人士进行直接交流。反之,非英语专业、低年级、普通院校、男学生积极性较低,且不愿意与专业人士进行面对面直接交流,更加倾向同伴或非直接方式例如机器诊断。 基于本研究的发现,作者认为,首先,研发诊断性口语测试十分有必要,应用语言学界、教师应提高对诊断性口语测试必要性及重要性的意识;其次,在设计诊断性口语测试时,需要考虑到学习者的偏好,诊断性口语测试既应有面对面的形式,也应有计算机形式。诊断者应具有学生认同的资质,同时应研究快速提供诊断反馈报告的手段;另外,需考虑到学生性别、专业等因素,综合选择最佳的诊断测试方式,以提高诊断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