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熊胆粉对大鼠酒精性肝炎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
【6h】

熊胆粉对大鼠酒精性肝炎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药物及试剂

1.3 方法

1.4 统计学分析

第二章 结 果

2.1 血清生化指标、肝/体重比检测结果

2.2 病理学观察

第三章 讨 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附图

附录B:综述:酒精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熊胆粉对大鼠酒精性肝炎的防治作用。
  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熊胆组;除了对照组外,其他两组均以400ml/L乙醇8g/kg/d,灌胃至第4周,第五周开始以450ml/L乙醇9g/kg/d/灌胃至第8周,共4周;熊胆组同时用熊胆粉400mg/kg/d水溶液灌胃,共8周。第8周末处死全部大鼠,检测大鼠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γ-谷氨酰转移酶(r-glutamyl transpeptidase,γ-GT)值,病理学检查做H-E和直接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变化和胶原纤维增生程度,电镜下观察肝细胞的超微结构的变化,免疫组化采用SP法,观察肝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表达和分布,采用LAB-SA法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表达和分布。
  结果:与模型组血清AST、ALT及γ-GT(258.99±61.62 U/L、40.74±5.47 U/L,128.15±14.20 U/L、)比较,熊胆组血清AST、ALT及γ-GT(103.76±23.12 U/L,29.40±4.23 U/L、71.04±3.98 U/L)值明显下降(均P<0.05),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熊胆组肝组织病理变化较模型组轻,肝组织中α-SMA和TNF-α阳性细胞减少。
  结论:熊胆粉具有较好的防治大鼠酒精性肝炎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枯否细胞(Kupffer cell,KC)分泌的TNF-α,从而减轻酒精引起的肝细胞损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