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中教师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6h】

高中教师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

1.3研究意义

1.4主要概念

1.5文献回顾

第二章研究设计与方法

2.1研究设计类型

2.2研究对象

2.3研究工具

2.4资料收集与质量控制

2.5资料整理

2.6统计分析

2.7技术路线

第三章研究结果

3.1研究对象的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资料

3.2研究对象的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及生活质量现状

3.3研究对象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生活质量在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上的差异分析

3.4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第4章分析与讨论

4.1研究对象的工作压力现状及在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上的差异

4.2研究对象职业倦怠现状及在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上的差异

4.3研究对象生活质量现状及在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上的差异

4.4研究对象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第五章结论

5.1主要结论

5.2本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

附录B综述:我国教师工作压力、职业倦怠与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

附录C调查问卷

展开▼

摘要

目的:了解高中教师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生活质量的现状;明确高中教师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生活质量在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上的差异;探讨高中教师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方法:本研究为非实验性研究中的相关性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以河北省乐亭县4所公立高中的任课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在2014年9到2015年2月期间对其采用封闭式问卷调查方法收集资料。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2份,回收率为96%,其中有效的问卷为183份,有效率为91.5%。本研究的调查工具包括四个部分:一般情况调查表、工作压力量表、职业倦怠量表、SF-12量表。收集的数据编码核对后全部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与统计学分析,采用频数、构成比、均值和标准差等描述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生活质量的现状;利用单因素分析、t检验分析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生活质量在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上的差异,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对象的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结果:
  (1)本次调查对象共183名高中教师,其中男教师39人,女教师144人;女教师居多,占78.7%;年龄范围在31-40岁的为105人(占57.4%);文化程度为本科以上的为105人(占57.4%);教龄在11-20年的为85人(占46.4%);工作性质为事业编的为159人(占86.9%)。
  (2)高中教师工作压力平均得分为(1.65±0.51)分;职业倦怠平均得分为(4.05±0.86)分;生活质量平均得分为(2.80±0.35)分。
  (3)高中教师工作压力在性别方面男女教师无明显差异,在工作时间、职业满意度方面有明显的差异;职业倦怠在年龄、文化程度方面无明显差异,在性别、是否为班主任、自评职业压力方面有明显差异;生活质量在执教年级方面无明显差异,在男女性别、健康状况、职业满意度方面有明显的差异。
  (4)高中教师的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生活质量呈正相关;说明高中教师的工作压力越大,职业倦怠越严重,生活质量越差。
  结论:
  (1)研究对象的工作压力状况偏高。工作压力在工作时间、职称、职业满意度、职业压力方面有明显差异。
  (2)研究对象的职业倦怠状况偏高。职业倦怠在是否是班主任、职业压力方面有明显差异。
  (3)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状况偏高。生活质量在健康状况、工作时间、职业满意度、职业压力方面有明显差异。
  (4)研究对象的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生活质量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