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6h】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

2.1 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

2.2 高中物理的学科特点

2.3 主要概念界定

第三章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问题分析及案例实施

3.1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的现状调查

3.2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3.3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问题的成因分析

3.4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案例及实施

第四章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有效性评价

4.1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有效性界定

4.2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后与平行班的比较

4.3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有效整合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现状调查(学生卷)

附录二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现状调查(教师卷)

附录三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有效性调查问卷

展开▼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逐步走入课堂,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将对中学物理教学改革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我国教育施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从教材内容到教学手段都试图对以往有新的突破。然而,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还只处于初级阶段,究其原因在于,教师无法从整合过程中看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只有充分证明整合的有效性并给出相对有效的整合模式才能更好的促进教学。
  本文阐述了当下我国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整合的现状和影响整合有效性的相关因素,在分析物理学科特点的基础上,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并验证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整合的相对有效整合模式。笔者主要采用了行动研究法、文献法、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将教学评价分为成绩和三维目标两个层次,在实验班和对比班分别进行不同整合模式的教学,然后将计算出的各细化指标得分进行比较。最后与教学目标核对,在实践中验证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整合的有效整合模式,进而总结出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新课、实验课、习题课等基本课程类型的相对有效整合模式,为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提供参考。教学实验的结果证明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但应注重多种模式的交叉融合使用,以提高教学有效性。同时也证明整合的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终身学习技能。整合不仅仅是教师和学生两方面事,学校甚至教育部门应加大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资金、精力和时间以便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