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山海经》中变形神话的文化内涵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6h】

《山海经》中变形神话的文化内涵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前言

一、《山海经》变形神话概说

(一)变形的律则

(二)变形神话的分类

二、变形神话形成的动因

(一)图腾观念

(二)变形神话是初民生命观的直观反映

三、文化的表征

(一)悲剧精神

(二)伦理观念

(三)保守与闭塞

(四)山岳崇拜与天人合一

四、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一)生命意识的宣扬

(二)对山水文学的滋养

(三)史诗的缺失与史传文学的繁盛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山海经内容驳杂,其中原生态的神话是人们探究原始文化最好的切入口之一.而神话尤以变形为核心.山海经中的变形神话按照其神形特点来划分,有兽体神祗、人兽同体互生和人神同体三种基本表现形式.其中的兽体神包括神死后化身为兽的,也包括由几种兽形杂合或夸张动物某一特征而成的变形动物.在人兽同体互生的神祗中,以人首蛇身,人首龙身,人首鸟身居多,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物,在神话中有了鲜明的表现.人神同体的神话,其特点是神不但具有人形,而且常有动物作为他的附属物,珥蛇、践蛇的形态尤为常见.变形神话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在图腾观念的作用下,初民相信他们是由某种动物(或植物、无生物)繁衍而来,并且死后还要回归到他所属的图腾物中去,他们坚信自己就是其所属的图腾,因此,常将图腾物的特征很率性地表现在自己的身体上或将图腾信奉为神祗,在部落融合的过程中初民各自的图腾物也以杂合的方式组成了新的图腾,于是兽兽共生,人兽互生的变形动物便产生了.同时,初民有一种不死的信仰,相信人和物都是有灵魂的,灵魂可以通过生命形式的转化而达到永生,这就给人兽互变,人物互变的变形神话以足够的理念上的支持.神话与民族文化的形成紧密相关.从《山海经》中的刑天舞干戚、精卫填海等神话中我们能感觉到中国传统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精神,从对神的族谱的不厌其烦的介绍中也渗透出了中国强大的伦理观念,而对神仙居处的山林的丰美神秘的刻画也首开中华民族对山岳崇拜的先河,同时强烈的地域中心主义也阻碍了我们同其他民族的理性交流,造成我们近百年文化上的落后.神话精神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叙事文学、以山水田园为主题的抒情文学、史传文学都受到了变形神话的文化滋养,并散发出各自独特的光彩.

著录项

  • 作者

    田畦耘;

  •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
  • 学科 古代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傅亚庶;
  • 年度 200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神话;
  • 关键词

    神话; 变形; 民族文化; 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