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想象农民——乡土中国现代化语境下对农民的思想认知与审美显现,1895-1949
【6h】

想象农民——乡土中国现代化语境下对农民的思想认知与审美显现,1895-1949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导 言

第一章想象农民的现代性思想维度:晚清至五四对“人”的发现

第二章“中国病人”:鲁迅现代思想视界里的老中国农民

第三章原始理想的“地之子”:沈从文“乡土抒情诗”里的农民

第四章从愚昧走向觉醒的“地之子”:左翼文学对中国农民的审美想象

第五章翻身做主人:新意识形态与解放区文学中的农民形象

结 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后 记

展开▼

摘要

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政治的关系自从中国现代小说诞生的时候,就已经错综复杂地缠绕在一起。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是与乡土中国现代化过程紧密相连的。由于中国农民处于占乡土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主体地位,乡土中国现代化在通过文学来进行审美表现的时候,都无法绕开农民,都充满了对农民的想象与建构。 1840年是传统中国历史与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分界点。1840年后的中国处于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现代化历史进程之中。先知先觉的知识分子开始了乡土中国现代化的思考。1895年,严复从秦朝对农民的愚民政策、奴役统治谈起,一针见血地指出农民所遭受的长达千年之久的奴役统治和因此而带来的内化了的奴隶意识。对此,严复提出了著名的“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学说。严复的学说是晚清时期第一次以一种现代性意识对中国农民的思想认知与精神审视,是梁启超、陈独秀、周作人、鲁迅等人想象中国农民的思想原点。梁启超继承了严复的思想,提出了以小说“新民”的现代性思想启蒙路线;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周作人等发现“人的真理”,提出“人的文学”理念,从而形成了现代文学想象中国农民的现代性思想起点。 中国现代文学以审美的方式对农民这一中国革命历史主体进行了想象性叙述,塑造了类型众多、形态各异的农民形象,直接参与了乡土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从1917年新文学发端直到解放后,农民形象成为了20世纪中国文学作品中最庞大的形象群体。 中国现代文学塑造了一个巨大的农民形象群体,但是研究者对这一群体的研究存在着整体性缺失与不足。因此,本论文选择农民形象作为研究乡土中国现代化与现代文学关系的切入点和基本单位,对中国现代文学农民形象进行本体意义的整体性研究。因此,本论文在透视晚清以来乡土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不同文化政治力量对乡土中国、中国农民的思想认知的基础上,对鲁迅、沈从文、茅盾等左翼文学作家以及赵树理等解放区作家笔下的农民形象进行解读,探寻现代作家的乡土中国现代化观念、农民观与现代文学农民形象之间的思想联系,研究不同农民形象背后的思想根源及其内在的精神联系,表现在乡土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农民思想意识的艰难觉醒历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众多不同农民形象是根源于中国现代作家对乡土中国、中国农民的不同思想认知和审美想象之上的。 农民形象是中国知识分子对乡土中国现代化主体的理想性建构和革命性改造的审美产物,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对乡土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认识、理解与选择。农民形象不仅是乡土中国现代化探索道路上的审美艺术结晶,而且其本身就是一种参与建构乡土中国现代化的重要革命资源、文化力量。现代文学农民形象展示了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乡土中国”叙事特征,是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一个重要特征,即现代文学众多色彩各异的农民形象就是乡土中国现代化审美叙事的中心内容、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独具特色之一。乡土中国现代化与中国农民、中国现代文学与农民形象,具有一种相互映现的同构关系,构成一种互动联系。因此,对农民形象的研究,就是探究乡土中国现代化、现代文学现代性的一个重要路径。 另外,论文还吸收了当前国内外关于农民、农村现代化的最新研究理论成果,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农民观的认知局限及其审美想象进行反思,揭示出中国现代文学农民形象与乡土中国现代化的关系,分析现代文学农民形象存在的局限与不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