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外语阅读焦虑构想在中国外语专业学习者中的检测
【6h】

外语阅读焦虑构想在中国外语专业学习者中的检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List of Abbreviations,List of Figures and Tables,List of Appendices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Chapter Three Empirical Study

Chapter Four Results and Discussion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ppendix Ⅰ

Appendix Ⅱ

Appendix Ⅲ

Acknowledgements

展开▼

摘要

自从1986年Horwitz等人外语学习课堂焦虑量表(FLCAS)面世以来,外语学习焦虑研究得出了近乎一致的结论:外语学习焦虑对外语学习的影响普遍存在,呈中度负相关关系。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注意到外语学习焦虑在听、说、读、写不同技能中的不同表现,该量表的理论缺陷随之浮出水面(Rodriguez&Abreu,2003)。例如:33个项目的量表中20个是关于口语活动的,它是否能有效测量外语学习中其它活动可能产生的焦虑?该量表对于测量不同外语焦虑的稳定性如何?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很多学者展开了尝试性研究。如:Vogely(1998)对外语学习中听力焦虑进行了专门研究;Chengetal.(1999)调查了普通外语学习焦虑与外语写作焦虑间的区别和联系。Horwitz(2001)把类似试图找出更加具体的焦虑源,及焦虑与不同二语水平之间关系的努力称为外语学习焦虑研究的新趋势。 然而,对外语阅读焦虑的研究国内外开展得很少。Saito,Horwitz和Garza(1999)首次提出了外语阅读焦虑的构想,阐明外语阅读焦虑与普通的外语学习课堂焦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一个因母语与目标语书写系统和文化而异的特定技能型焦虑,并编制了外语阅读焦虑量表进行测量。可是几乎没有研究证明她们的构想,尤其在中国。 中国外语教学中知情分离现象依旧存在(Xiang,2003)。在个体差异研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下,对外语学习焦虑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然而,在中国,无论研究的是普通外语学习课堂焦虑还是特定技能型焦虑都普遍采用Horwitz编制的外语学习课堂焦虑量表。即使有少数学者注意到了特定技能型的外语学习焦虑与普通外语学习焦虑的不同,他们却没有采用针对不同技能的特定测量工具来开展研究。因此难免会出现削足适履的现象。以至于对外语阅读焦虑的研究因没有统一而专门的测量工具而出现了结论不一的混乱局面。 鉴于中外外语教学条件的明显差异,在中国对Saito等人提出的外语阅读焦虑构想进行严格的复证不仅能丰富、完善现有阅读焦虑理论,而且对外语教学有现实指导意义。 因此,根据Saito等人阅读焦虑构想,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在中国某高校外国语学院得到三组有效被试,共211人。其中,英语专业学生92人,日语专业学生66人,俄语专业学生53人。采用汉语版的外语学习课堂焦虑量表和补充了的外语阅读焦虑量表为测量工具,对外语阅读焦虑构想进行了验证。所有数据来自问卷调查和学生期末阅读测试成绩,输入微机后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3.0进行分析。相继使用了项目分析、描述性统计、探索性因素分析、皮尔逊相关分析、配对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信度系数检验等统计方法。 统计结果显示:补充后的阅读焦虑量表具有很高的结构效度,内在一致性信度;删除低载荷及双载项目,最大方差旋转后主成份分析获得四个阅读焦虑因子,这四个因子随语言专业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分布;外语阅读焦虑既独立于外语学习课堂焦虑,又与其有高度正相关关系;中国外语学习者的阅读焦虑程度不同,俄语专业学习者外语阅读焦虑相对高于英语和日语,日语专业学生的外语阅读焦虑最低。 本文分为五章。 第一章为导言。从个体差异研究,人本主义教学原则和中国外语教学现状论述了选题依据及论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并描述了本研究的目的和文章结构。 第二章为文献综述。较全面回顾国内外外语学习焦虑及外语阅读焦虑研究的成就与不足,并提出本文拟探讨解决的问题和假设。 第三章为研究方法介绍。详细描述了样本特征,测量工具的译制,及实验的实施程序。 第四章为研究结果及讨论。通过主成分分析、皮尔逊相关分析、内在一致性系数等方法检验了外语阅读焦虑量表的信度和效度。通过相关分析、配对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了普通外语学习焦虑,外语阅读焦虑及外语阅读期末成绩间的关系。目的是论述阅读焦虑量表的结构效度、预示效度、共时效度,复本信度及内在一致性;并尝试解释了中国外语专业学习者阅读焦虑常模,从而验证上述阅读焦虑构想。 第五章为本研究的结论、启示和不足。最后,提出将来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