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学生物课程中实施生态伦理教育的调查研究
【6h】

中学生物课程中实施生态伦理教育的调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1.生态伦理教育的理论基础

1.1生态伦理的产生及内涵

1.2关于生态伦理道德观的各种观点

1.3生态伦理教育的主要内容

1.4目前加强生态伦理教育的几种途径

1.5生态伦理教育的现实意义

1.6 NEP量表的提出与应用

1.7问题的提出

2.中学生态伦理教育的调查研究

2.1预调查

2.2调查

3.结果与讨论(一):学生卷

3.1被试在生态问题上的敏感性

3.2被试对日常生态行为的反应

3.3被试对生态伦理观的反应

3.4被试在NEP上的反应

3.5讨论

4.结果与讨论(二):教师卷

4.1被试在生态伦理教育上的反应

4.2被试在NEP上的反应

4.3讨论

5.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生态伦理学就是研究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伦理学。它利用生态学的原理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以及人类在利用环境时的人的道德准则和行为准则。其核心是有关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主张人要对自然界进行“道德关怀”。生态伦理教育致力于规范人类对待自然、对待环境的行为和义务,使人们树立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关心地球家园和人类命运,培养自觉参与保护环境的社会道德。 本研究首先用个别访谈方法对中学生及中学教师进行了预调查,了解到:20项生态伦理观的相关内容;大部分学生及教师开始意识到生态伦理观的时间在近半年内;主要通过9种途径对生态和环境问题有所了解。接着,本研究在预调查的基础上编制问卷测查了483名中学生和89名中学教师。学生卷调查内容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为生态敏感性反应、日常生态行为状况、对生态伦理观的反应和对NEP即新生态范式量表的态度反应。教师卷调查内容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对生态伦理教育的反应和对NEP的态度反应。 结果发现教师群体的生态敏感性最强,高中次之,初中生最低:3种典型生态伦理观点中,道家得到最多的赞同;在日常生态行为方面,高中生做得最好,各年龄组之间对NEP的态度都是赞同亲生态观点的。尽管如此,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生态伦理教育现状还不容乐观。虽然大家对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状况不满意,但是,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均不同程度存在着对生态伦理教育重视不够、生态行为滞后、生态伦理意识有待提高的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