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槲皮素脂质体纳米药物对大鼠肝损伤的治疗作用
【6h】

槲皮素脂质体纳米药物对大鼠肝损伤的治疗作用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制备槲皮素脂质体纳米粒,并对纳米粒的药物含量、包封率、粒径大小、进行检测。用复合因素制备出模拟人体自然发生过程的肝损害模型,观察槲皮素脂质体纳米药物注射到肝损伤大鼠体内后对肝脏的治疗作用并与各个对照组比较。
   方法:
   采用薄膜蒸发—高压均质法,以粒径大小、纳米药物的载药量和包封率3个指标为标准进行检测,制备槲皮素脂质体纳米药物和空白脂质体纳米粒,并用反相HPLC测定药物含量,透析法测定包封率,粒度分析仪分析粒径大小。采用四氯化碳加乙醇以及高胆固醇饮食致大鼠复合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并用肝损害模型大鼠88只,雌雄各半,采用腹腔注射法给药,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损伤对照组即生理盐水治疗组,槲皮素脂质体纳米粒组,普通槲皮素药物组,空白脂质体纳米粒组五组,后三组按相当于纯槲皮素药物量(空白纳米组按纳米药物组脂质体量)分别分为2.5mg/5mg/7.5mg/100g体重的低、中、高三个剂量组,正常及损伤对照组等量蒸馏水,所有组均以腹腔注射,总共给药20次后,摘取肝脏,抽血查大鼠肝功能。肝脏送病理检查,观察槲皮素脂质体纳米粒对肝脏的治疗作用。
   结果:
   1.采用薄膜蒸发—高压均质法制备的槲皮素脂质体纳米药物和空白脂质体纳米粒,粒度分析仪及电镜检测证实槲皮素脂质体纳米呈均匀分散的球形颗粒,平均粒径为133±25nm;平均药物载药量5mg/ml,包封率90%.在室温下长期放置性质稳定,无分层。2.肝功能数据和病理结果显示出造模组和其他各组有明显差异,说明复合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简便稳定,能反映早期肝脏损伤和肝组织病变的过程。3.肝功能结果显示纳米化后的槲皮素脂质体与槲皮素混悬液一样,均对肝脏有抗氧化、抗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且在测定的肝功能谷丙、谷草转氨酶、总胆汁酸、直接胆红素四个指标上,显示同剂量的槲皮素脂质体纳米粒对肝功能的保护上较空白脂质体纳米粒与纯槲皮素有显著性差异,且空白脂质体纳米粒同样对肝功能有保护作用;在剂量-效应依赖关系,槲皮素脂质体纳米粒与纯槲皮素均体现出由高到低的关系,而空白脂质体纳米粒作用恰相反,并呈现统计学意义。4.肝脏病理显示:同等剂量的槲皮素脂质体纳米药物肝脏吸收较纯槲皮素更多,具有更强的肝靶向性,病理显示明显优于纯槲皮素组和空白脂质体纳米组以及损伤模型对照组,特别是高剂量槲皮素脂质体纳米药物组对肝脏保护作用已非常接近正常对照组;而空白脂质体纳米组与损伤模型对照组比同样对肝脏病理有着明显改善。
   结论:
   纳米化后的槲皮素脂质体具有更强的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能够使肝靶向性显著增强,可清除体内大量的自由基,从而达到更好的保护肝脏细胞的作用。无论从肝功能数据还是病理结果分析均显示槲皮素脂质体纳米药物均优于未纳米化的槲皮素对肝脏的治疗作用。空白脂质体纳米粒同样也对大鼠肝脏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